由质变产生量变。
为什么是质到量?难道不是量变到质变吗?我想肯定的回答,在小提琴练习的世界中,这句话需要颠倒。
先把质量关,前期慢一点没关系。在做好质量这一步之前,还有一件重要的事,就是习惯。先养成练习习惯,五分钟,十分钟,半小时,一小时,时间长短在一开始并不重要,关键是:今天我练了琴。
养成每天练琴的好习惯,选一个相对精力充沛的时间,甚至碎片时间,都是可以的。早上练琴,中午练琴甚至是晚上练琴,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清晨,手指没有活动开,像很久没有运动,要做一下热身运动一样,练练手指的张力。
中午,可能有些孩子中午有午睡习惯,可以忽略,但还有大部分孩子精力充沛,中午都精神饱满的,那可以把这段时间利用起来,个人感觉比较适合练练习曲。
晚上,夜深人静了,外面也不闹哄哄的,比较有氛围,这时可以尝试练乐曲,一天的疲惫,也可以在乐曲中得到释放。
其实晚上练习非常有感觉,往往音乐会也是在晚上举行。可见在晚上时间段演奏的重要性。人的感觉会有习惯性,当他在每天某一个时间段内练习的越多,对那个时间段的适应能力比其他时间段的适应能力要强许多。
把握好练习时间段定点定量的习惯后,要开始讲究质量。做到质的关键,就归结到注意力集中上。注意力集中了,效率也就提高了。如何把控质量?不分散注意力?
首先,要定目标,即要求。
目标的建立来自于自身问题的反馈,先发现自己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然后找出解决的方案,比如简单的例子:弓打滑。为什么打滑?手的控制力不佳?还是心态不好,不想把它拉直?还是说根本就没去注意呢?
找出问题的结症,就相当于找出了目标。
告诉自己我这里存在问题,我需要改正。
第二步,集中自己的注意力
集中注意力干什么呢?当然是时刻想着自己的目标了。只有这样,才可以在反复的练习中,调整自己的错误与不足,一点点改正并进步。通过思维认知反复的鞭打自己接近目标,进而达到强化巩固好习惯的作用。
第三步,质变到量变
在实现目标后形成了高质量的效果,就需要在数量上加大变化了。还是以空弦为例,当右手控制力变好之后,弓子也就不打滑了,自然就能拉的相当直,从而能拉成一个高质量的空弦。不管中间的过程有多漫长,但总会做到这一步的时候,这时我们就需要在数量上进行改变,加大空弦的练习量,让肌肉形成记忆,一个固定的记忆,让你能不加思索的拉出一个高质量的空弦,让有意识变成无意识。这就是质变到量变的过程,这个顺序不能颠倒,否则将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重新走这一步。
当质量没有足够好的时候就去做量化的增加,势必养成的就是错误的坏习惯,简言之就是一直在重复错误的练习。
网友评论
看了你的文章,我不禁反省我家大宝练习钢琴时我对他的要求。他七岁,已经学习一年多,但是练习太少,我不喊他练习,他是从来不主动练习的。我问他:你打底喜不喜欢钢琴,他说,我不知道。我说那你就不要学了。他说不,我要学。但就是不主动练习,即使喊他练习了,也是练一会儿,就各种名堂出来了。
因为钢琴学校的问题,已经换了三个老师,每个老师的要求不一样,也是一个大问题。真是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您对让孩子坚持练琴有什么建议吗?
文章标题一般用|而不是破折号,和考试写文章不一样。标题要有一些元素吸引人,比如高效,快速,写文章要拿捏人性,人性是贪婪求快的。所以建议可以改成:高效练琴|从质变到量变
第三部分是重点,质变到量变
按我的理解,说的是需要是标准动作基础上的练习,否则是无效练习。所以这个道理用质变到量产来描述并不够恰当,能产生质变的确实是量的积累,要强调的是数量的质量要好。就像写作一样,每天流水账一样的文章是没有价值的,所有的努力都是原地踏步,应该要在每一次中精进。
所以,第三个部分和标题可以再斟酌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