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是一个很有趣的东西,看过很多的相关文章, 但是自己经历了之后,再总结还是会显得特别有趣的. 以下仅仅依据自己的经验,以及自己的观察做出的归纳性的断言. 并没有特别的论证过程. 它只是简单的定性, 并没有科学测量试验,没有定量标准.
我们都知道中学的时候,对情商有几个衡量标准. 分别是察觉自己情绪的能力, 察觉对方情绪的能力,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 管理对方情绪的能力. 按我的观察,按照这四个维度去比较似乎依然有效.
首先,察觉自己情绪的能力. 察觉自己的情绪,源于自己对自己的观察, 反求诸己. 发觉自己的状态. 自己高兴的时候,自己知道. 自己难过的时候,自己能知道. 这是一切的基础, 如果自己的状态都察觉不了. 那么就更谈不上对自己的情绪的管理, 对别人情绪的察觉了.
有些人对这一块很敏感,是情商其他能力的发展基础. 就像听力灵敏的人, 才能说话唱歌悦耳一样. 聋子很容易也变成哑巴. 因为听不到声音,所以自然也发不出声音.
察觉自己的情绪,可以方便自己掌控管理自己. 知道自己很亢奋,就克制自己不要去容易冲动的场所, 去可能做巨大的决策. 知道自己喝醉了,就尽量不要去开车. 不过很多人喝醉了,却察觉不到自己喝醉了. 这是对自己状态的察觉. 有好有坏.
记得大话西游里有个镜头, 唐僧说, "悟空, 你想要你就说嘛, 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你想要呢. 你说想要,我又不会不给你. 你说不想要,我也不会非要给你.."
这就是第二个,察觉对方情绪(想法)的能力. 有些人比较迟钝. 当对方已经脸很臭了的时候,自己还浑然不觉,继续作妖, 最后对方爆发了, 损失巨大. 比如像我们程序员,还有一些不敏锐的人群,比如唐僧. 这一类人,因为察觉能力很弱,我们就得表现得很明显,或者很直白地说,否则,对方容易听不懂. 交流也很难. 什么意会通通不能要.
那当然,这方面能力比较强得, 就比较可怕了. 你一个表情动作,在对方眼里都能出卖你的想法. 我们可以想象我们逗小孩子玩的场景. 小孩子的喜怒哀乐是不是全部都写在脸上,写在眼神上,我们很容易就看出来. 大部分他们还不会伪装, 所以,我们还不用做特别的加工.
接着,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 这就开始有点难了. 我们知道自己得情绪, 但是我们能够管理自己的情绪吗? 如果我们做销售, 遇到一个我们不喜欢的客户, 我们可以直接摆出错脸吗. 如果我们去相亲,遇到对方外形不佳, 我们可以直接低头玩手机,全程不抬头吗. 这就不是情商问题, 这是礼貌素质的问题. 当然,也可能对一些人来说, 这真的可能就只是能力的问题.
这一方面做得最弱的,肯定就是所有的心情想法全部都写在脸上了.就像前面,我们说的小孩. 随着成长,我们可能开始增加一些管理,或者说伪装. 这个度的把握就已经非常能说明水平了.
对于优秀的管理者,我们说,古代的帝王都是喜怒不行于色, 我们之前的一位老师被我们称为笑面虎, 就是永远是笑着的,但是你完全不知道对方的想法. 突然的严肃或者生气,总是让人猝不及防. 可怕可怕.
同理的,在交友里面同样如此, 我们通常会根据对方的表现来判读对方对自己的态度. 但是倘若对方善于管理自己的情绪表现的话, 那么我们就很容易错误的接受对方的信息. 从而在后面判断决策犯错.
这个时候, 对方管理了自己的情绪状态,情绪表现, 就对我们的察觉情绪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必须能够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辨察. 发觉对方真实的状态与及想法. 在谈判中,会要求特别高.
最后,管理对方情绪的能力. 这个就是情商里面的高阶能力了. 管理自己的情绪已经有点难了. 那么去影响别人,那就难上加难了. 很多时候,当我们遇到对方情绪不好的时候, 我们就会跟对方讲道理. 想要通过逻辑层面去影响对方, 但是这显然是很难.
就比如女朋友心情不好, 然后我们去跟对方讲心情不好不利于身心,要有一个好心情才更健康喔. 这样能够让对方心情变好吗. 肯定不行.
当察觉对方情绪很弱的时候, 错误的认知会让我们应对失策. 比如对方明明对我们的话题不感兴趣, 但是我们聊起来就特别兴奋. 渐渐地聊天无趣,话不投机. 所以显然, 这一方面就做好,离不开前面的察觉对方情绪能力. 至少对方感不感兴趣,我们得能看不出吧. 有没有兴趣得知道啊. 否则谈何影响啊.
然后自己的情绪状态管理也是必须的. 如果想让对方积极阳光起来, 我们自己很丧肯定不行. 必须让自己变成太阳,才能温暖对方嘛. 当然了,影响对方的状态, 管理对方的情绪, 可能是很艺术的. 这个就八仙过海了.
以上是对情商四个维度的一个比较. 接下来说其他一些容易混淆的名词啊.
情商和态度. 我认为情商是一种能力,态度是一种选择. 因此,当对方对我们态度不好的时候,我们有可能判断对方情商低. 比如我们加一个小伙伴. 我们发现对方很高冷, 这往往只是对方的一种态度选择, 他不想费精力对你友善罢了. 对方可能在朋友面前非常的令人舒适,开心果.
同理的,当我们遇到一个人对我们及其热情, 也不能简单地判断对方喜欢我们, 有可能只是对方的一种习惯使然. 就是习惯让他人舒服. 习惯让对方享受自己的存在.
所以,对于能力与态度,我们必须加以区分. 但是怎么去判断一个人到底是习惯让他人觉得舒适, 还是仅仅对我们态度好呢. 这个我们可以看看对方对周边人的态度, 以及对周边人态度和对自己态度的差异. 换言之,如果对我们态度并没有明显的差异. 那么大概率就是情商高, 因为态度是有选择的,精力有限,只能分配给少数人. 而能力是一种能耗比较低的资源. 所以可以广而布之.以上也适用于分辨对方是不是喜欢自己, 还是仅仅是他自己的社交风格.
这也是判断,对方到底是情商差,还是对自己有意见. 如果见谁怼谁,那就是情商差,交际不好. 如果和其他人态度都不错, 就处处针对自己,那么这显然就不是能力问题.
最后再举两个特例. 程序员和销售这两个人群. 很明显, 程序员他们跟电脑打交道,不需要察觉管理电脑的情绪想法状态. 更多的智商上计算预测,与及出预期外的处理. 而在人际上的交往少,也使得情商上的训练或者要求较低. 不管是正面要求,负面强化, 还是用进废退. 程序员整个群体的情商肯定都低于平均水平. 当然不排除个例.
而销售,面对的流水一样客户, 很明显对客户的兴趣/能力/想法的觉察极大的影响自己的目标客户选择. 而自己情绪的管理和对客户情绪的管理极大地决定成交与否,进而决定自己的业绩水平. 所以,干得好的销售,情商肯定不差. 情商差的相对大概率地会被洗牌出局. 有这样幸存者偏差加持,使得销售整个情商水平要比大众水平略高.
程序员相对的,肯定花花肠子少, 或者说,他的能力不足以满足花花肠子. 毕竟管理自己情绪,影响别人情绪,同等条件下都需要加倍的精力. 但是另一方面由于他们的情绪的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差, 所以容易被别人影响. 影响别人的能力弱,再加上容易被别人影响,因此苏享茂这样的案例也才更容易发生.
而销售反过来,由于情绪的自我管理稍强,而管理影响别人的能力也不差. 所以他们不容易被影响,但是容易影响别人. 因此要花心相对容易.我指的是能力上. 但是受影响相对比较难.
但是对于情商高的人来说,管理自己的情绪,管理别人的情绪,都是需要精力的. 尽管相对能耗比较低,但是同样需要. 所以,短时间的接触没有问题,但是长时间的接触相处还是会极大消耗的. 所以长期对象选择, 还是以最舒适的对方, 或者说两个人相处时达到相对舒适状态消费的精力越少,肯定是越适合. 当然, 最后这一条也适用于所有人.
除了一线销售人员, 擅长兜售梦想,管理影响他人的人员/老板都可以类比到销售. 以上仅仅作为分析/归纳和推理, 请勿直接对号入座,若让你觉得不舒服,非常抱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