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和捷,两个十四岁的初中生,曾经的儿时玩伴,终于通上电话了。话不投机半句多,没想到的是这两孩子像有说不完的话,聊了一个多小时。看来话太投机了。
他俩幼儿园时同过两年学,上小班时,他们还是毛娃子,却形影不离,回到家捷会说道迪在学校的趣事,比如上完卫生间不知道揩屁屁……一说起这些,捷会笑得花枝乱颤。他们在学校遇到逞强的小孩,是不怕的,因为他俩是同盟者,总是在一条战线上,所以妄图耍横的大一点的孩子也不敢在他俩面前摆谱。
幼儿园放学比高中早得多,捷放学后我们还在上课,有时有晚自习,更没时间回家,所以接完孩子一般直接带到单位来。于是,父母继续上课,他们放学后又可以在一起,哪怕是很平常的物件,都可以拿来当道具,两人玩得不亦乐乎。有一次捷拌作卖报的报童,不知从哪里捡到的废旧报纸,举过头顶,在教室走廊里来来回回“叫卖”:“卖报,卖报啦!”迪跟在他后面一起疯跑,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周末一起相约去公园,在一处土丘那儿赛跑,看谁先冲上土丘的顶,再比谁最先到达下面的平地,这样来来回回地跑,欢快的笑声在公园里荡漾。跑累了,他们就捡拾地上掉落的树叶,再找来细树枝,将树叶一片一片串在树枝上,制作烧烤串,串完后再像模像样地“大咬大嚼”一番,比吃真正的烧烤还开心。
他们大班时分开,上小学又在一个班级,直到四年级,迪的爸妈考到合肥的中学任教,他跟随父母也转去合肥上学。两个好朋友就此分开了,刚走的一两年他们还常常通电话,捷一直记得迪的生日是八月一号,每到这一天,不用大人提醒,就会打电话过去祝贺。
后来上了初中,学业负担加重,通话渐渐稀少。但是相互的牵挂还是有的,毕竟一起长大,同在一个班级四年,孩子间的友谊总是纯真又恒久。想来真不容易,昨天端午节,先是迪打电话过来,他们学校已经放假了,一是因为端午节,二是因为高考。这边依然在上课,捷放学后到家,妈妈让他回电话,这回迪又不在家,出去打球了。晚上下过自习,再拨,没通。直到今天回拨,两个小伙伴终于都在线。
聊着聊着说到一些苦恼的事,迪说,班里有同学传他谣言,说他跟某某表白,显然这是无中生有的,但是他们这个年龄段有的孩子惯于捕风捉影,喜欢传布不实信息。捷说:“这样的事别管它,过一段时间就没有了。如果你很在意,去解释怎么的,这事就弄得沸沸扬扬,越描越黑,一时半会消停不下来……”
两人聊了一个小时左右,直到一点五十,捷需要去上学了,捷才跟迪告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