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女怀春,吉士诱之。”一位少女春心不已,青春美好的男子与她谈情调笑。这是《诗经》中的《野有死麕》篇。先秦时期正处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阶段,礼教尚未形成,社会风气较为开放,因此这时的男女爱情大胆,直接。男子希望能早行夫妻之礼,而少女在在娇羞中保持着一份理性。诗中的细节描绘,可淋漓尽致的展现出男女青春时期的年轻活力,这也在流传于后世成为大家所向往的人情动态。
苏轼也曾对怀春少女的形象进行过刻画描写,从词中走近,看看他是如何诉说。
随着砚台蘸墨,落笔于纸上,视线转移到少女的闺房,只见她睡梦中柔声细语吐字不清,莫非是情郎来到她的梦境?若非如此,为何见她早起时发髻前倾?
少女走出屋外,慵懒的坐上鞦䪈,鞦䪈在风中开始摆动,她的身体像燕子一样轻盈,衣袂也随之飘飞。白天的时光短暂,不觉已近黄昏,红窗之内,她早早入睡,即便到第二天红日当空依然不醒,丝毫听不到户外的莺啼声。透过窗子,是那让人困倦的天气,不知不觉,已经快到清明。
浣溪沙 春情
宋 苏轼
道字娇讹苦未成。未应春阁梦多情。朝来何事绿鬟倾。
彩索身轻长趁燕,红窗睡重不闻莺。困人天气近清明。
苏轼的这首《浣溪沙》是一首婉约词,他对梦语、鞦䪈、红窗、莺啼等的意象描写,勾画出一幅闺中少女的怀春形象,她慵懒的姿态放在春日的背景下,多出一份惬意,以此使人更容易去关注少女的内心活动,贪玩好睡的憨态却难以隐藏青春的活力。
每一个年龄段在整个人生都有不同的含义,青春之所以常被人追忆,或许在于它的特殊性,从懵懂走向成熟,不只是一个过程,更是对以往认知的改变,甚至颠覆。正因为不凡的经历才能留下深刻的记忆。除此以外,怀念青春更是怀念过去,无论过去好坏如何,它最珍贵的是再也无法到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