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看一点点《薛兆丰经济学讲义》,里面有一些很有意思的东西,比如,今天要提到的沉没成本的问题。
在说沉没成本之前,我们先把成本的定义澄清一下。一般我们是怎么理解成本的呢?一件商品,进价是金钱成本,售卖这件商品时付出的时间、体力是人力成本,占据的位置是空间成本,从生产地运到销售地是运输成本,这么讲起来,略显复杂。
简单来说,成本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即BC段)。
什么意思呢?同样的钱,买东西吃而没有投资,那么投资可获得的收益就是成本,原来那笔钱不是成本;同样一块地,用来建造住宅而没有建造商场,那么建造商场可获得的收益就是成本,原来那块地不是成本;同样的时间,打游戏而不是学习,那么学习带来的提高就是成本,原来的时间不是成本。
也就是说,在你决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要想着自己付出的,那个不是成本,而是,你的付出可以得到的最大收获才是成本。
这个概念有什么用呢?
大概就是,你想剁手的时候,你付出的成本不单单是这笔钱,还有这笔钱可以给你带来的更大的收益——数本书、一个补习班或是一场期待的话剧演出;你想刷剧或者打游戏的时候,你付出的成本不单单是那几个小时或者十几个小时,还有这些时间可以让你出去锻炼、看会儿书、或是跟家人或朋友聊聊天。
这么一想,是不是觉得自己在做选择的时候会更慎重一些呢?
那么,沉没成本又是什么呢?它是什么成本呢?
答案是沉没成本不是成本(即AB段)。
从字面意思来理解,沉没成本,即已经沉没了的成本,发生在过去,不可挽回,也意味着,现在已经是放弃过的状态,所以说,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举个例子,小时候,妈妈经常要求我们把碗里的饭吃完,本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认知,即使吃撑了,也会努力把碗里的饭吃完,那么,用沉没成本来理解下这件事情,播种、收粮、购买、做饭的成本其实是已经付出过了的,都是沉没成本,而如果我们因为吃撑了,把自己吃的不舒服,需要吃药、打针,这才是成本,从经济学意义上来讲,一定要把碗里的饭吃完是不合理的。
去自助餐厅里吃饭的时候也是一样,理解了什么是沉没成本,大概就不会出现“扶着墙进去,扶着墙出来”这种情况了。
事业、爱情里也是一样,你已经付出的,都是沉没成本,如果发现不合适,果断放弃,避免付出更多的沉没成本才是理智的表现。
及时放弃沉没成本,就是放弃负重前行,轻装前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