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从于老师这节课中思考:怎样进行革命战争题材的文章教学才能深入学生内心?
看到这个话题,我再次研读了于老师的这个课例,只是侧重的角度和方向不同了。从于老师的这个课例中,我做了以下思考:
只有把文字所描述的场景还原、再现,把教师、教材和学生的心灵之间组成一种相似的、和谐的振动,才能使学生与所学知识产生共鸣;学生也只有发现知识间的相似性,才能产生学习的兴趣。
一.人物形象整体感悟。
大家可想,这类的人物形象离我们现在的孩子太过于遥远,要想真正体会必须从文字中探索,在反复阅读中去感受。
于老师在执教《倔强的小红军》时,抛出主问题:这位小红军是怎样一个人?
师:这位小红军是怎样一个人?读完一遍课文后看出来的,请举手?
师:没看出来的再读一遍。我相信,这个问题每个同学都能看出来。读书不要慌忙,静下心来读慢一点,一边读一边思考。已经看出来的同学,可以把你的看法写下来。
在课堂上学生如何理解文本,一种看法是:必须依靠教师的讲,即逐节逐段地做繁琐的内容分析。事实上,要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其主要手段依然是多读、熟读。听懂和读懂的意义是大不一样的。
我国古代著名的文论家刘勰说得好:“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比显。”于老师指导学生反复地阅读课文,在多读的过程中逐步地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实则也是一种语言训练。通过对词语的理解,由面到点聚焦到感悟人物品质上。从而对小红军的形象有个全方位的感知。
二.情境寻找写作题材。
陈赓打了自己一个嘴巴之后,还会说什么?还会做什么?请同学们展开想象写下来。于老师的这个小练笔的设置,从拓宽的语文情境中寻找写作题材,这样一来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蕴蓄的情感可以在写作中得以延续与强化;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受,发展其想象力;学生还可以从课文中学到的语言在运用中得以迁移和内化。
于老师在课堂的最后设置的这个续写小练笔是学生感情升华的自然呈现,课堂上的展开想象、回读再感悟等环节,都是为了指导学生在不断的探索中对文本有更深的体会。所以学生在续写中能够自然而然地流露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于老师的这节课中工具性和思想性达到了高度统一,相互依存,“解文”是“通道”的桥梁,在解词、朗读和展开想象中引导学生加以体会、感受、感悟,真正置身其中体验文本所传达的情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