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将至,本来计划好的旅行因为懂的都懂的原因被打乱,高铁和酒店都退了,无情被收割了手续费,目前准备Plan B中。
原本今年只买两个月饼在旅行途中浅尝一下。一年一度吃月饼的时间,传统节日总要有点仪式感。
现在大部分食物能在一年365天随时可以吃到,已经渐渐失去了它原有被赋予的文化含义。圆圆的月亮和月饼皆是团圆的象征,无法团圆的人就透过月亮和月饼,吟诗作对,舒展心中那份掩藏的乡愁。
小时候物质生活条件不如现在好,月饼是节日限定的食物,所以总是对它的出现充满期待。
现在月饼随时可买到,种类繁多,目不暇接,每一年总有新的品牌新的口味蹦出来。实话说,有些口味真的欣赏不来。
而月饼的包装越来越花哨,越来越夸张,它不再是大家期待的那一口团圆之思,而是人情和消费的代名词。
月饼的象征已经被转移,它不再纯粹,而是充满商业化的气息。
月饼品牌的高溢价最后是面子买单的,送人嘛,便宜的月饼拿不出手,不管好吃不好吃,送人的是品牌的、贵的就行。
今年连茅台都出月饼了,炒到600+一盒,里面不含茅台酒。买的人图什么?图印在月饼上的拼音吗?
这两天我想买月饼,网上一搜,名列前茅的是花里胡哨包装的网红品牌,那些过度的包装,不符合我极简的风格,迟迟没有做出选择。
有些月饼个头越做越小,包装越做越大。真怀念十几年前用一张纸随意包装的那种月饼,份量肉眼可见,价格公道。
而当时某些广州星级酒店出品的月饼,是那时候的“奢侈”月饼,除了价格贵,味道也是极好的,包装就是一个简单印花的铁盒,里面装着四个个头很大的月饼。
我突发奇想去搜一下当时的老字号,包装还是那么质朴无华,重点是还出了散装,可以选择不带外包装的,或者单个出售,价格上对比现在的很多品牌简直就是一股清流。
包装只是保护作用,成本和溢价却都给了包装,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用处,难道还留着月饼的包装把玩和观赏?消费主义总是能变着花样换马甲。
下午收到了朋友的信息,她说准备给我寄一盒月饼,一盒有八个,不同口味的流心月饼。我一听第一反应就是不想要,太多了。
谢过她的好意,让她留着过节的时候和家人分享,我们家只有两个人,吃不了这么多。
且对于月饼,虽然现在市面上口味越来越多,我也尝过不一样的口味,来来去去,我还是钟情于莲蓉蛋黄月饼,蛋黄是越大越好,最好是双蛋黄。
朋友很坚持,还是想让我尝尝,说要拿出两个,寄6个过来给我。不寄包装快递还可以少收两块钱包装费。
我听了后更加拒绝了,原来寄一份月饼不仅要保护月饼,还要加一层包装来保护自带的包装,这是多么地不环保。
最后朋友表示理解,月饼就留给他们家人品尝了,她说她家小孩特别喜欢吃。一款食物遇到真心稀罕它的人也不容易啊。
男朋友晚上回家,抱回来一个很大的快递纸箱,他告知我是公司从总部给他寄月饼了,但这箱子大小都可以装得下一个小烤箱。我诧异地问:这是有多少盒月饼?但感觉不重。
拆开快递箱,里面有好几个防震的泡沫,一个塑料密封膜包裹着一个月饼盒子,另外还有一个单独的盒子,像pizza盒一样大。打开后发现一个塑料提手,作用是把月饼礼盒固定在提手上,送礼方便提着?
这个设计着实惊呆我了。
没想到拒绝了朋友送的去礼盒包装的月饼,男朋友却带回来一个包装更多更大的月饼礼盒。
深吸一口气,放松心态,极简从来是跟自己有关,跟他人无关。
ps:免费且没有人情债的月饼也是香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