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快开学的前夕,疫情突然爆发,全城静默3天,3天之后以为会解封,等来的通告是,继续静默3天。
自从两年前发生疫情时,体验过封城被关在家里半个月,已经很久没有被封在家里3天又3天的体验了。
在全城静默3天通告发布的那个下午,人们展现了强大的爆发力。
对于需要囤物资的消息,人人广而告之。
有人选择各种抢购,各种囤。本来因为疫情大街上人烟稀少,突然人来人往,车流不息到堵车的地步。
菜市场,超市,街边小集市,大卖场都是人们的战场,下午几个小时,很多地方的菜肉都被一抢而空。
看到有些人买超大袋的土豆,洋葱这些易于保存的菜,直接装满车的后备箱。有人买大概两三天的肉和新鲜蔬菜。有人大概只是跟风去抢个菜,手里提两个番茄。路上来往的人基本就没有空着手的。要不就是推着各式小推车,要不就是肩扛手提,熟人见面还来一句,你抢到啥了。
也有些人选择淡定以对,毕竟静默也可以出门采购物资呀,每天每家每户都可以有一个外出名额,囤物资什么的没太大必要,买适量的就行,不必跟风。
自己没能免俗,买了一堆零食,家人则买了三天左右的菜,据说去菜市场晚了点儿,猪肉已经被抢购完了,再次感叹人们强大的爆发力。
开始静默居家,人与人的选择也是大不相同。
我的家里大大小小5口人,对于如何度过这几天也是大不相同。
家里的小孩,可以自由选择的空间会小一些,因为要上网课,需要跟着老师的发布的学习任务,每天完成当天的视频学习,课后练习,以及一些实践。
因为在家学习,没有在学校学习的那种氛围,本来一堂课40分钟就可以完成的学习内容,小家伙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要上厕所,一会儿又饿了,往往需要更多的时间完成学习任务。
家里几个大人着急,他反而是最淡定的,果然孩子是来修炼家长的。
家里的两位长辈,平时爱好就是出门溜达和打麻将,现在大部分时间管控在家,出门溜达除了限时买菜就是排队做核酸。
在家里的日子就选择刷视频,看电视,盯孩子,眼看着他们多余的精力无处安放,从刚开始各自安好到后来开始互相各种挑剔挑刺,果然每个人还是得有自己的事做才行。
自己和老公则选择在辅导孩子学习之外的时间继续学习,阅读,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让作息和工作同步,每一天都感觉过得好快,时间不够的感觉。
同样的居家,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方式去度过这几天。
同样的几天,就有了不同的感受。
希望疫情早日过去,回归正常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