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作者: 虞訸 | 来源:发表于2019-11-20 13:57 被阅读0次

    军回到家里的时候,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他们家的那块豌豆也在最关键的时候盼来了一场及时雨。这个假期里最热闹的要数娘娘保娶媳妇的事了,论说又不是自己娶,有什么高兴的,可在那农村一年到头没个红白事也是无聊得很。农村过红白事是要“会东”的,一般是按社别来划分的,社大就有分开两个会,社小就全社的十七八家子都得会上。军们社里也不过二十户人,每次过事就都来,每家一人,锅头上的单另算。但凡谁家过事,先要打发一个年轻麻利的挨家磕头去请,说明谁家那天娶媳妇还是给丫头,定的那天要请大家会个东。把这定的一天就叫个“会东”,一家一个人来,东家备些酒菜,大家吃喝一番便先选出个主事的,叫个大东。这几年军他叔在村上当主任,人前头转的多一般都是他当大东,后来何军人搞建筑手里有两达,所以有时候人们也会选他当个副大东。其它一干人等劈柴、担水、扫院子,接客、把库、陪西宾,那都是各司其职。到了正日子的一天,大家也是早早报到,把人家的事情跑好。一个村,就是个宗亲小社会,大伙儿一口井里吃水,一条道上走路,一片坟地里祭祖先,低头不见抬头见,谁都离不了谁,谁也绕不开谁。你要是能来却不来,常常会被误解为傲慢,或心存过节。乡村社会就是这样大家共同遵守着约定俗成的规矩一代代向下延续,从军他太爷爷的头上就这么个过法,就是到了后来军娶媳妇、生娃娃都是这个过法。再说那娘娘保也是二十二三的人,在村里也算是大龄青年了,在村子里像他一般大的都有当爹的了。按娘娘保奶奶的说法这娃婚硬,先后说了三四个,礼包子没少拿,可就是事情不成。娘娘保的奶奶一次“法”下来说了----前面说了娘娘保的奶奶是个什么娘娘的弟子,初一十五是要上案说法的,那阵势也是很唬人的。届时一帮善男信女也是勾子撅到半天里大气不敢出,往往旁边就有一个人打圆场,说着“老人家你善着!”诸如此类的话。----说这个娘娘保虽说是娘娘保哈的,可这个愿心没有还好,娘娘不高兴。这娘娘不高兴,问题就很严重,所以娘娘也是开了“方子”:说是东南如何如何,西北上咋办咋办。照这个方子“拨解”了没一段日子,果然就又出了一门亲事,正就是马上要娶进门的这位。这娘娘保要娶的就是后山的一户姓汪的人家的女儿。这娘娘保弟兄一个,上面有个姐已经出嫁了,他爹妈也是想着早点让他成家过日子,接续他们家的香火,他们也算是完了任务了。因为何军人要回来张罗娘娘保的婚宴,这几天兵也在家。最近这兵刚从“大裆哥”那儿买了个二手“双卡录音机”,为这,军他爹三天没跟兵说话。虽说是二手的也是花了八十块,他一个月的工资也就将将一百。军奶奶也说兵是在糟践钱,说他不上路、是个逛皮三,二流子。军奶奶说:“那家伙(大裆)就是个‘打砸抢’,你跟上他了你就往坏里学。跟上好的学好的,跟上个赖的就学坏。我看你是迟早要给你爹惹祸里。”他爹有几次说:“你再响给我砸丢里!”可骂归骂,说归说,东西是退不了,兵在家里不敢听,就隔髅凹里一夹到外面场上去听。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把它当作宝贝一样随身携带,爱不释手。回到家里嘴里不是“甜蜜蜜”,就是“十八的姑娘一朵花”。日子久了,家里人也习惯了,有时候左邻右社还来家里听歌。那天军一回来兵就把录音机放开了。军在学校的时候一次在外面饭馆吃饭时见过录音机,当时也觉得新奇。“哥,你听听,这是什么歌?”录音机里传来委婉动人、清新明丽的歌曲“小城故事多……”军知道这是邓丽君的歌,在学校的时候就听过同学们哼唱过,可放到这录音机一听感觉就是不一样。“兵,这录音机是你买的。爹知道不知道?”“知道,都骂了好长时间了”,兵满不在乎的回答。“这样花好多钱吧?”“没事。哥,你听听这首,太好听了”,说着兵压了一下快进键,录音机里又成了“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军赶紧让兵把音量拧小些,他看了一下四周,家里就他们两个,悄悄对兵说:“这个你在家里听过吗?”“听过呀!”“爹没说啥,奶奶没说啥?”“没有,反正我一放这歌,他们两个人就有一个人会出去”,兵有点自豪的样子。军也差点笑出来,“还有啥歌?”兵有些犯难的说:“当时买录音机的时候就装着这一盘磁带,‘大裆’可能也不知道。再没有”,兵凑到军跟前又说,“不过,上庄里的招弟家有好几盘里,不行我们明天去借一下。”这招弟是军小学同桌,老早就辍学了,这两年他爹在矿务局上班,家里光阴展,过年那会就买了录音机。兵是想和军去借几盘听听。军来之前娘娘保家已经会过东了,他们家应该就他爹一个人去的,可那天娘娘保来特意请了军,说让他那天就记个礼,当个礼桌先生。至于兵吗,不用说他有录音机,过喜事怎能没有歌声呢。于是他们家三人都成了娘娘保家的跑攒。正日子是在农历六月初六,六月初五过中午娘娘保的新媳妇就娶进了门。娶亲的是把德的“玻璃钢”,其实就是“二八”的升级版,有专门的驾驶楼,因为四周是钢化玻璃,人们都叫“玻璃钢”。这也算是耍了人了,这之前大部分人家都是“手扶子”上弹着来的,这同样是拖拉机,娘娘保的就劲大。当然西客们可全部坐在车厢里,里面铺了草,上面还苫了个红单子。西客一共十二个,除了一个送亲奶奶,说是奶奶,也不过四十开外。一个“压箱”的是新媳妇的妹妹,剩下全是清一色的爷们,一律是蓝帽子,蓝涤卡的衣服裤子,一律是崭新的新纳的千层底的鞋子,可以说是盛装出席。娘娘保嘴已经合不拢了,对着大家不住地点头、嘴里也在说着“大大,阿爸”的。他也是蓝帽子,衣服是的确良的,这也是他妈特意从“黑市口”上买的。新媳妇头上盖着苫头红,穿着红衣红裤红鞋。一对新人跨过火盆,娘娘保提了放在门口的一拉子水,这就两人进了大门,在堂屋台子跟前一并齐儿站定。何军人很熟练地喊起了四溜句:一步踏着红毡上,首先感谢党中央。一鞠躬----父母恩情比山重,时时刻刻记在心。二鞠躬----夫妻双方要和睦,高高兴兴入洞房。三鞠躬----娘娘保领着新媳妇进了新房,一帮娃娃们跟在后面起哄,一个都没进去,不一会把新糊的窗子全捣成了洞洞。紧接着是让西客,何军人也是有一番喜话:常言说的好,东家要十里接驾,五里迎宾,这才是人前的大礼。只因为东家年岁不大,处世有限,礼节懂得不多,一时忙的团团转,没顾上,请西宾爷们多加原谅。跑攒们,提个满壶酒,给喜宾爷们看个盅子,打个冷,洗个尘。一路上风刮的冷冷清清,车上摇的昏昏沉沉,路上走的乏乏困困,满身扬的灰灰尘尘。跑攒们端个洗脸水,再提个满壶茶,把西宾爷们让着座哈。跑攒们齐声应着“有”,何军人也是喊的起劲。此时主家门前,高朋满座,熙熙攘攘。厨房里的婆娘们,帮厨上灶,笑得叽叽呱呱。小伙子们精神抖擞,穿堂过街,掌盘传菜。上些年岁的,言辞庄重,接亲迎客。执客们淳朴热情,谦恭有礼,敬事得就像干自家的活儿。突然,西宾里一个上了岁数的问大东,新人的妹妹怎么了。何军人赶紧吆喝大家到外面去找,原来大家光顾着让客,把个压箱的给忘了,因为是个小娃娃,大家也是没上心。跑攒们把“嫁妆”拿完了,却忘了人家,此时她正坐在车上哭里。何军人把几个让客的骂了几句,又转过来安慰了几句这个尕西客。娘娘保也出来了,给他的这个小姨子给了二块钱,算是压箱钱,就一同进了院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3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jjoi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