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知识体系和管理知识管理体系阅读、学习
【知识管理】五步构建自己的知识管理体系

【知识管理】五步构建自己的知识管理体系

作者: 罗艺律师 | 来源:发表于2017-04-03 21:09 被阅读96次

    今日关键词:【知识管理】

    图片来源:@罗艺律师

    也许你也曾有这样的经历:搜集、收藏、阅读了很多公号文章,最终记住的却没多少。“读了很多书,为什么却记不住?”

    也许你也有同感:下载了一电脑硬盘的资料,最后一个也没打开看、也许你也希望:构建自己的知识管理体系,将所学的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对于律师来说,知识管理极为重要,但很多人容易陷入以下三个误区:

    1.将知识管理的工具误认为是知识管理本身;2.仅就具体的知识进行管理,而忽略了新旧知识的联动;3.缺少深度思考和实际践行,误将管理知识等同于知识管理。

    如何既避免以上三个误区,又从知识输入到实际践行把知识变成自己的经验和能力呢?也许你可以尝试用以下五个步骤构建自己的知识管理体系。

    第一步:知识输入

    1.学会高效读书

    最近,成甲老师在分答小讲里分享的关于如何在5分钟内高效读一本书的方法,对我深有启发。我们耳熟能详的二八原理其实在读书方面也可以有所体现。如何用20%的时间读一本书80%的精华呢?

    当我们拿到一本新书,首先要看四个部分——“封、目、序、尾”。“封”即封面(包括封底);“目”即目录;“序”即序言;“尾”即结尾。这四部分往往是一本书的精华所在,也是最容易被我们忽略的地方。

    为什么有的大神能一年读二百多本书?为什么得到APP的牛人可以在很短的时间之内消化一本书,用语音的方式分享出来呢?这就是高效读书的奥秘所在。

    2.提炼所需要点

    我们会发现,一篇文章或书中的观点可能只有10%-20%的内容是可以为我们所用的。如果我们兴奋的看完,像小松鼠收集坚果一般点击收藏,之后忘个精光,那么这篇文章不会带给我们任何知识的认知和复利。

    早前看过一篇文章——《提炼后的知识才是力量》,所以在看过一篇干货文章之后,重要的不是看后赞同的点点头,而是将我们不知道的或能拿来所用的要点提炼出来,总结归纳成规律并在未来指导自己的实际行动。

    3.输出倒逼输入

    所谓“输出倒逼输入”的方法是指,先定一个知识输出的目标,在一定的期限内(如一周之内)利用各种知识输入的方式去进行多渠道的知识输入,待期限截止,用各种方式进行知识输出。

    以“输出倒逼输入”的方式有利于有针对性的知识输入和有效的知识输出,这种方法可以使我快速的将学习区变成舒适区,扩展自己擅长的领域,加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第二步:深度思考

    在快速发展的时代里,太追求“速食主义”未必都是好事。我们需要有深度思考的意识和深度思考的时间。

    当看到一篇文章时,要多用批判性思维审视文中的什么观点有用?什么例证是可以被拿来放在别处列举?什么底层知识可以和自己已知的研究领域相联动?能否提炼出规律并在未来需要用到的时候指导实践?

    第三步:总结规律

    总结规律最好的方法就是复盘。

    复盘这个词源于围棋,它并非简单的指开个总结会议。重要的不是复盘的结果而是复盘的动作,当迈出复盘这一步后、可以自我复盘、对他人复盘、对团队复盘,最终找到规律并不断迭代升级。

    第四步:优化输出

    知识输入之后,经过深度思考、复盘总结规律、联动自己已有的研究领域,在自我消化吸收之后,务必要优化输出。

    输出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写出来(包括写文章、写反思笔记)、画出来(画思维导图)、说出来(演讲、讲座、线上线下分享),甚至唱出来(例如公众号“CU检说法”《史上第一个被用RAP解读的工作报告》这篇文章插入的歌曲,即是将两会上检察长的工作报告写成歌词用RAP唱出来)。

    当然,优化输出的方式还有很多,比如制作成PPT课件、开会讨论形成的会议纪要、复盘得出的规律及下一步实施的具体方案等,也都属于优化输出的结果。

    第五步:实践应用

    若想让知识融化在自己的血液里,知识管理体系的构建不可止步于知识输出。从知识输入到知识输出并没有彻底的完结,还要真正的用用用(此处省略一万遍)。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同样,没有实践应用,知识永远也不是自己的。不经过自己践行的知识,有再多的输入和输出都不管用。

    总之,运用知识输入、深度思考、总结规律、优化输出、实践应用五个步骤,知识联动、步步为营,才能将所学知识搭建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五步构建自己的知识管理体系,你,学会了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知识管理】五步构建自己的知识管理体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jkg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