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制内有各种不同的岗位和编制,虽然统称为体制内,其中细微的差别其实就是身在其中的人也说不太清楚,比如编制分为地方编制、中央编制,身份分为公务员、参公人员、事业单位等等,事业单位又分为技术岗、管理岗,之间转换流程极其复杂,转身份通过考试、测评等等方式,还有年龄和职务的限制,林林总总很难全部搞的清楚。
前几年单位里最好的是机关的,工作相对比较单纯,作为参公人员,都可以享受每月1千多的车补,还有年终由地方上发放的绩效奖,占了全部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当时的机关是让人羡慕的地方,相比较而言,机关单位管辖下的事业单位就惨的多,由于身份的问题,是没有车补的,年终的绩效因为没有出处只能看自己的创收,可惜圈养的家猪怎么适应野猪的生存环境啊,所以大概率也是温饱都很难,少了这么一大笔钱,让年轻的同事们觉得实在是应该去考公务员才对得起自己的多年苦读,事业单位最好的就是在职称上提高自己,是最快捷的增加收入的方式,好在职称的提升靠自己的努力总归能看到点希望,提拔就不一定了。
也因此机关的不想出来,怕少了收入,事业单位的进不去,因为没位置,只有个别的可能会出来,那当然是因为私底下大佬给画的饼,可惜天总不遂人愿,一旦变故可能转眼间提拔也成空,于是这得失之间还真需要几分豁达,否则会郁闷死。
其实放到一生来看,这得失好像也没那么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