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了张文质老师的三个“还原”~回到生命最本质的需求。三句话分别是:
1.爱通过身体“找到”自己的孩子
2.你的心孩子听得见
3.你的情绪孩子看得见
对照自己陪伴孩子长大的过程,深有同感。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幸福就是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顿饭》,就印证了“爱通过身体“找到”自己的孩子”这个观点。为什么“找到”会加上双引号?我的理解是,父母给了孩子足够的爱,他才会有安全感,才会在他心底里滋生出更多的爱。
有时候感觉班级里孩子们所接收到的家长们的爱太少了,或者说亲子之间的有效互动太少了。从孩子们木然的表情里,从他们支离破碎的表达中,你会明显感受到这一点。一大早就出门,中午不回家,天黑了才回家,还要完成一堆的作业。
我有时会想孩子们快乐吗?孩子们跟家长在一起的时候快乐吗?
所以,亲爱的家长们,一定要去对孩子好一点,发自内心的好一点!因为“你的心孩子听得见”,“你的情绪孩子看的见”。
倘若你看他处处不顺眼,一定要及时反思,看自己哪里需要做出一点改变。
附张文质老师的文字:
1.爱通过身体“找到”自己的孩子
孩子跟父母生活在一起就是最好的教育。因为孩子跟父母生活在一起,他最重要的是得到了爱的满足。爱的满足获得之后,他就会产生自然而然的安全感。孩子有了自然而然的安全感之后,他的生命就会焕发出最高的热情。
2.你的心孩子听得见
你是不是真的爱孩子?你对孩子的方式是否恰当?你的爱的表达是否充分?其实孩子是可以听得出来的。所以说,你的心孩子听得见。在生命的早期,其实孩子是最为敏感的。
你是不是真正的接纳他,你是不是真正的欣赏他,肯定他,你是不是每天都自然而然的鼓励他?父母我觉得都要扪心自问的。
3.你的情绪孩子看得见
孩子会长大,孩子会变得越来越在意你的情绪。我们父母的工作也可以说是一种情感性的工作、情绪性的工作。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情感的丰富,理解力的增强,爱就变成了一种艺术,它是真实的、真挚的、恰当的一种感情。所有的情感表达都是情绪性的,它都具有外显性,它都是具有可感受性的。所以做一个父母,你怎么样对待孩子是瞒不了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