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里有五六户人养羊。我们家附近的就有三家,堂哥家4只,堂叔家3只,我大哥养了11只,其中有2只母羊待产。俗话说一只羊也是放,一群羊也是放。所以三家一起结伴放羊。
村子西边有两个小湖坝和两个山坡。这个小山坡是村里的荒坡,租给一个村民用来种杨树,除了杨树,小山坡上还有很多野山枣树和植被藤蔓,有狗尾巴草、苜蓿草,还有牛羊最爱吃的毛构树,夏天正是毛构树叶旺盛的时候。除旁边还有一个小湖可供羊喝水。而放牛羊对于租山坡种树的主人并无任何影响,加上民风淳朴,所以山坡是放牛放羊的好去处。
每天早上5点半三家人会开羊圈让羊汇合,前往小山坡上,七点半左右又会结伴而回。大哥的种羊身高110,体重有一百六七十斤,力气非常大,所以自然是羊群里的领头羊。
…我并无在羊圈见过这群羊,跟它们第一次见面还是在山坡入口处。我先到水坝边,看到堂嫂赶养羊群走过来,我高兴的上前想亲近它们。正想抚摸头羊夸它帅,堂嫂却叫我赶快走开,并用鞭子赶走头羊。原来头羊不认识我想攻击我,我问堂嫂怎么知道头羊想攻击我,堂嫂说,你看它的宗毛都竖起来了,并说这个家伙力大无比,天天都想找对手比力气。它可以掀翻一台大大的电动三轮车。
我跟着堂嫂把羊赶到山坡另一边的沟里。这里有早晨大哥和堂叔用刀砍下来的毛构树枝,这样羊群可以吃到地上的小草也可以吃到树上味美肉肥的毛构树叶。堂嫂看羊,堂叔和大哥则去山坡上拣死去的树杆,整理好后用手扶拖拉机拉回家码好等冬天考火用,也可以用于店里烧开水喝。如果田地里有活,他们也会轮流看羊,其他人去忙自己的事。也有时候,他们会趁着羊吃草的时候割上一电动车的草,下午就让羊在圈里不出来了。农耕文化的互帮互助在养殖家畜时发挥的很好。
我和堂嫂聊天时,大哥和堂叔搬抬朽木过来,听到大哥说话声音,头羊立刻掉头找它主人,它一掉头其他羊跟着就掉头跑向大哥。堂嫂赶紧扬起鞭子赶羊群。边赶边念:这头羊太粘主人了!呵呵,这羊竟然也有听音识人的本领,我一直以为只有猫狗才会很通人性。堂嫂却说,这个头羊机灵的很,很粘大哥,而且会向主人讨宠。
天黑前头羊会带领羊群回家,它们认得自己的家,不用主人赶它们会自己进圈。就跟小朋友们结伴外出游玩一样,到点时会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大哥是疫情期间不能外出务工才买羊来养,这一养就停不下来,繁殖特别快。现在又有2只母羊待产,秋后会有大概十七八只,他要成羊倌了。家里人都担心他照顾这么多羊辛苦,而他却乐此不彼。除了养羊,他还养了好多鸡、种了很多菜。用他的话说,奔波半辈子他终于过上他想要的惬意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