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左传》中对庄公的评价是老谋深算,囚母弑弟,无“礼”无“信”,以强凌弱。在我看来庄公这个人是个卓越的政治家,有谋略有眼光,计之深远,我们不妨看看:
在《郑伯克段于鄢》中郑庄公虽然不受母亲喜爱,但他对母亲一直是孝顺,在立嗣上,母亲加以阻挠,他没有对母亲怀恨在心,继位以后,母亲为宠子共叔段求取封地,制,庄王说了一句话,制,是军事要塞,除了这个地方哪个都行,母亲又为共叔段要了京地,可见庄公对母亲还是很恭顺,对于他的弟弟一直扩张领土,长达二十多年的放纵,是不是也是因为不忍心?可见庄公不是不顾兄弟情谊的人。直到弟弟要与他兵戎相见之际,他才挥师将其弟打败,但并没有赶尽杀绝,任他弟弟四处流浪。对于他母亲,他的心中更多的是失望,我对你这么恭顺,就因为生我的时候难产就这么讨厌我,还要你的二儿子来杀我?于是说出了:“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可是没过多久他还是用他的行动来显示对母亲的爱,这就有了“掘地见母”。相见母亲时,那种快乐溢于言表,说其乐也融融。对于郑庄公的情商,不得不说,相当高了。
在《周郑交质》这件事上,说郑庄王礼信全无,我觉得还是比较片面的,自西周的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及“周平王东迁”这段历史来看西周已经是处于土崩瓦解阶段,而郑庄王及父亲郑武公都是周平王的卿士,可见他们还是衷心于周王朝,但是谁也无法阻止周王室的渐衰,周平王又分权与西虢公,这就导致了郑庄公对周平王已经产生了罅隙,是周平王失信再先,接着周平王用交换人质的方法来控制诸侯国,这两个质子都是两国权谋的牺牲品。周平王驾崩以后,就把权力交到西虢公的手上,这就更导致了郑庄王心理上的不平衡,这才有了四月,取温之麦,秋,取周之禾。如果周平王没有之前的二心,对庄公信任在先,也不会出现取周国粮食这一事情。周庄公此人非常有政治头脑,也知道审时度势,用较强手段扩充并强大自己的国家,作为庄公来讲强国也是为了百姓,可见庄公是有智谋且心怀百姓的。
《郑庄公戒饬守臣》中郑庄公的戒饬之词,能正确估计形势,考虑深远,虽处处为自己打算,但说的委婉曲折。庄公还非常善于做思想工作,将人的心思揣摩的很透彻,不禁让人想起“诸葛亮的舌战群儒”。鲁齐郑合力伐许,占领许都以后,先是安置好许都部将,并说:“许国的失败是天灾,神仙对许国的国君不满意,才借我的手惩罚许国。庄公借着鬼神之说为借口把攻打许国说的是名正言顺,我的几个同姓臣子都不能和睦相处,还有我的弟弟四处流浪,我怎么会占领许国长久呢?庄公用苦肉计,获得了许大夫百里的信任。我派个人来帮助你安抚百姓,如果我长眠于地下时候,说不定老天后悔对许国降下的祸事,难道许公就不能再掌管自己的国家?你侍奉许叔安抚这里的百姓,我将派公孙获来帮助你。如果我能得到善终而长眠于地下,上天施恩,懊悔前日对许的降祸,难道许公就不能再来掌管他国家?借由许大夫安插公孙获到许国,美其名曰安抚百姓。还嘱咐不要让其他国家攻打郑国,庄公忽悠人的功夫真是到家了,他在忽悠人的同时也为自己的国家想好了退路。
对公孙获,郑庄公是这样说的:“凡是你的器物钱财,一个都不要放在许国。我死后,你就马上离开许国!我们是周王室的后代,眼看周王室的地位权力一天天衰微,周的子孙也一天天的失掉所继承的祖先功业。相反,许国是太岳后代。现在周王室已然衰微,天既厌周,我们怎么能和许国争?”郑庄公与公孙获的话才是说明了自己的目的,表面上来说是为了许国好,可实际上还是在为郑国计谋长远。
对庄公是春秋三小霸,可见他的影响力和政治谋略很有远见,郑庄公也是毛泽东眼中“很厉害”的人物。功过是非任人评说,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