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下课的时候,迎面吴晗走过来,作势又要捏我的耳朵,一直都觉得他这个表达喜欢的方式挺有趣的,尽管我不是很喜欢这样的亲密,但我知道这是他表达善意的方式,所以一般的时候,情绪没有极端的波动,都会对捏耳朵的行为表示理解。
这一走过来,观其容,听其声,几道横纹横布两眼之间,眉头淡淡的锁着,看起来很疲惫的样子。我说:小涵涵,你现在感觉怎么样啊?
接着小涵就说:不累啊,我很好啊,一直都很开心啊,从来没什么不开心的呀。
看吧,我问了一个问题,引出了五个回答。并且,都表达的是“我不累,我很好,我很自信,我过得很好”的态度。
可是我明明看得出来,当然不排除我可能看错的情况,可能性也很大,不过这种看起来很疲惫的样子引起了我注意。为什么在我问完问题的一瞬间,像是无缝连接的一个人说出的一样,直接就回答出来的呢?用词丰富,语言精当,类似排比,气势如虹,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呢?
看起来很累实际上不累的情景是存在的,毕竟有的人就是天生一副苦大仇深的脸,改不了,戒不掉,跟着自己的生命而来,也只能跟着自己的生命而走。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身体很疲惫,但精神就是不累,红彤彤的,热气腾腾的精气神儿,那样的话到可以说是不累。但我所见到的又不是这样的,两眼眼神有些浑浊,经常往地瞅,这是红彤彤的样子吗?
不是的。
那为什么这么“看起来很着急”的表态呢?
为了证明什么?证明“我还可以,我很强”,证明“老子不会输,老子不会累”,证明“你们以为我会被击倒,你们这群渣渣”
证明这些干什么呢?
累就是累,不是说不累就不累,不是装作不累就很厉害。作为旁观者,或是收到对方关心在意的人,似乎更容易接收到这样的证明过的信息。
也就是说,如果我跟我妈妈打电话,如果我跟女朋友煲电话粥,如果我跟好朋友聚会见面,说到自己的情况,是不是也会本能、自然而又着急的做出如此回应呢?我不知道我会不会这样做,但我知道,如果到时候我还有知觉的话,“绝对不要这样做”这是我给自己的忠告。
做真人,也罢。
想到了昨晚,最近常任的班长们事多钱少责任重,压力还比较大,和我一样的有9个人。和平时一样,晚上正常的开始健身,调试下杠铃架,正准备卧推第二组,鸡哥走了上来。鸡哥边走边掏出烟盒,自己点了一根烟,又给我递出了烟盒,“来一根?”
“不来了,来了,没劲儿练了”
“业尘,你是不是最近压力特别大啊?”
冷不丁面对这么一个问题,有点蒙,我是累啊,还是不累啊?每天除了看书就是健身,要不就是队里分配的杂事,但基本上都是按找我自己的流程过日子,作为一个没什么目标和打算的热血青年,我就找了可以做一辈子的两件事,并在一开始就准备一路到底,烦心事,倒是不多啊。鸡哥是看我练器械,意味我要发泄,还是我愁眉苦脸,压力大呢?如果说推极限的表情之狰狞可以用愁眉苦脸来形容,好吧,我又发现了一个新的训练词语。
不过,累不累,不咋累,刚想脱口而出的话,没说。上面的想法一闪过,我是这么回的
:"是啊,鸡哥,感觉压力老大了,最近压力是真的大。“
话一说出口,一瞬间,就感觉到整的谈话的氛围变了,从一开始的闲聊打屁、爱答不理的虚伪样子,一下子仿佛两个人拉近了一样。尽管,后面也没说超过五句话,但就是那么一瞬间的对话的开启,两个人的谈话走进深度。突然我感觉,最近确实压力很大,不是本想脱口而出的那样不咋累啊,我就是话往常一样健身罢了,他理解我,我理解他。
我知道,他这么问,是想得到一个肯定的回答。人问一个问题,一般都想得到肯定方向的答案,也会倾向问肯定放是自己想法的问题。
我这么回,本想表示一下理解,然后专心健身,而不是去敷衍了事。实施的结果却让我大吃一惊。
我发现,我还不了解自己,知道说出口我才知道自身的压力。
我发现,我还有着一些愚蠢的习惯,自然的敷衍态度,强烈的证明自己的欲望,就是差点说出口的那个意思。
我发现,原来深度的沟通,是有着这样的感觉,不是聊得深度话题就是深度沟通了,二是两个人的感觉和距离夸一从沟通中拉近。
我发现,对于不是很亲近的人,也可以深度沟通。
我发现,对于不是很亲近的人, 反而更容易控制自己的真实。
如果是亲人,好朋友,可能就真的不由自主的说出唯心的敷衍话,就去证明自己,就去装作另一个自己。那样保持理智和真实,是更难的。
长路漫漫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对待非亲非故,依然侃侃能够做到让理性与情绪并存,那对于关心在意的关键人物,修为还要继续进步啊。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