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每天一篇文章的第85篇,
我们讲了供应链成本优势,也讲了产品差异化的溢价。这两个体系都有各自的注意事项和陷阱,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些陷阱。
关于成本领先,其实这个问题往往是伪命题,为什么这么说呢,还是用户认知和常识,所谓第一条成本领先的路,在于你的供应链整合水平、说到供应链,权重比较高的是制造,核心因素,而制造的核心在于你的规模和制造模式,规模大的往往能获得更多的成本优势,或者掌握一种更新的制造方法会获得效率优势,而这种在某个行业内往往很明显,这里面是坑就是自以为是。如果你没有全国数一数二的规模,制造上的优势概率是比较低的。成本领先的路在于规模。
那么差异化呢?差异化的坑在于不适合顺应常识,也就是用户认知。举个例子,过去有个手机主打安全加密手机,诉求在于隐私保护。我想请问一下,你用手机的第一诉求是什么?我相信大多数人第一感触是联系,就是社交,那么第二呢?从我的观点看,是获取信息,第三是娱乐,保护隐私?我有一个密码以后,绝大多数人都在我的隐私之外了,这并不是基于常识的强需求!那么也就意味着基于隐私保护是一个非常利基的市场,如果是利基市场,那么做大众化的宣传很可能是效率低得事。很遗憾,基于隐私安全的手机品牌就走到大众化宣传的路,于是,它已经消失了。
差异化一定是基于常识的,或者带来明显便利的,我做营销这么多年,最大的感受就是你必须基于用户常识,用户都是求便利的,基于人性的。如果你所创造的新概念并不符合常识,便利性或者利用户的,那么一定是失败的,一定是自以为是的。所谓隐私手机就是自以为是的。
今天喝多了,但我还是很清晰的知道任何创新必须基于用户基本认知,或者是带来便利,如果不符合这个条件,必然是伪命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