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叶圣陶谈写作(九)议论:判断=依据+推论

叶圣陶谈写作(九)议论:判断=依据+推论

作者: 观自在世界 | 来源:发表于2020-12-04 04:00 被阅读0次

议论就是表达作者的见解,或赞成一个观点,或反对一个观点。议论的灵魂包括三部分:依据、推论、判断。依据就是我们做出一个判断的理由或者支撑素材;而推论是一个过程,通常就是归纳和演绎两种最基本的方法;判断就是最终的结论。所有的议论文字大抵都不会脱离这三个方面。

01 判断

议论文的判断就是一篇文章的主旨或者中心思想,即作者支持什么,反对什么。一篇文章的判断只能有一个,即使多个也不能彼此矛盾,必须起到互相支撑和相互佐证的作用,本质上还是一个核心论点。因此,与这个核心论点无关的或者冲突的内容必须从文章中删除。

叶老对议论的文字还是有很高的要求的,他认为写议论文是一个非常严肃的事情,必须有意义和价值,而且要明确前提条件和适用范围,不能随随便便地泛泛而谈。他在文中提到:

通常,在议论文的开头,需要提前明示给读者一些内容,避免产生歧义。主要包括,其一,议论的原由,也就是提出这篇文章的背景,诸如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什么现象、问题或者困难,进而引出这篇文章的研究意义和作用;其二,划定议论的范围,必须明确哪些问题在文章的讨论范围之内,哪些不在;其三,可以提出几个预想的论敌,罗列出来,随时在文章中准备批驳,在批驳的过程中也就逐步建立起作者的观点。

从上述内容我们不难看出,这要求有点儿像写理工类的学术论文,先有前提假设,再有理有据地论证。可见,写议论文不能任由思路信马由缰地驰骋。

02 依据

依据无非就是两类,或是事实、或是事理。如果是事实,要剖析其内部和外部,而且做到内外一致;如果事理,要把因果推理审核得当,不能含糊其辞。写依据的过程更多的运用叙述的方法(该方法在前一篇已经提过),要做到重点突出。无论是摆事实和讲道理,依据的写作核心是要求真实可信。真实,是针对作者的要求,摆事实必须使用基于经过考证过的数据、事实,推理用到的前提和逻辑必须经得住推敲。而可信,是站在读者角度对文章提出的要求,按照读者的认知和感受,做到让读者能够相信你的依据是可靠的。

叶老在文中特意指出一种情况,议论过程中不适合用比喻做依据。因为往往比喻的事物和事实本身的性质可能完全不同。比喻往往是两个事物表层一样或者某一方面属性一致,但本质可能完全不同相同,论述时有偷换概念的嫌疑,而且认真的读者也不会信服。无论用哪种推论方法,都不能通过比喻得出判断,否则不管论述过程多么巧妙,得出来的结论都是武断的

如果拿这个标准去衡量网文,即使是贴着“深度好文”的标签,大多都是不符合这些要求的。很多文章中堆砌了大量的论据,或抄袭,或任意改写一下,抑或是一些貌似言之凿凿、实则空洞无物的鸡汤,有些依据之间彼此毫无关联,甚至相互冲突,让读者读后有种不知所云的感觉,即使看明白了,也觉得无法信服,更无法指导自己的实践,毫无益处可言。

反观自己,也曾写过类似空洞的文章,除了浪费时间,对读者也是一点用处都没有

03 推论

推论就是议论的路径和过程,也就是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展示论点的过程。当把问题交代清楚,依据讲明白之后,能够引导读者顺着作者的思路循序渐进,最终达到作者提出的判断和结论,这个就是成功的推论。

说到推理过程,无非是归纳和演绎两个方法。我们看到很多逻辑思维的方法或模型,归根结底都这两种方法的组合和变形。这种两种推理方法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徳,他是传统形式逻辑的奠基人,他提出了逻辑思维的三大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确定了判断的定义和分类,制定了演绎三段论推理的主要格式和规则,并且说明了演绎与归纳的关系。传统的形式逻辑深刻地影响了西方思想达两千年之久。

归纳法指的是从许多个别事例中获得一个较具概括性的规则。这种方法主要是从收集到的既有资料,加以抽丝剥茧地分析,最后得以做出一个概括性的结论。演绎法,则与归纳法相反,是从既有的普遍性结论或一般性事理,推导出个别性结论的一种方法。由较大范围,逐步缩小到所需的特定范围。

虽然这两种方法我们从小学时代就开始接触,一直运用到我们工作、沟通、学习的各个方面,本应了如指掌,烂熟于胸,但反观我们很多的文章,依旧会漏洞百出,禁不住推敲,有的是概念不清,有的是论据不足,有的是逻辑混乱,这些都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04 议论的态度

叶老在这部分的最后提到了写议论文的态度问题,需要注意两点:

其一,不带成见。成见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彻底抛弃所有的成见很难做到,但尽量能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客观地审视文章的素材,尽可能设身处地站在当事人视角度去看问题,而不要急于评价和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要一叶障目。

其二,抛弃意气。意气往往是基于自己的成见而来的。有时候当我们与某一观点产生共鸣的时候,无论是赞同还是反对,在好恶之心的驱使下就容易产生强烈的情绪,诸如轻薄、骄傲、怒骂的态度就会出来。这些偏激的态度会让文章失去客观的立场,夸大其词,也可能会让论述范围扩大,形成偏离主题。

叶老在文章中举了一个例字: 有一次,大家讨论文言文的存废问题时,原本只是从使用的便利性和传播的快捷性角度去讨论利弊,而有的专家则把这件事理解为推广白话文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摒弃,这显然是由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形成了对白话文的偏见,进而让讨论偏离了讨论范围。

我想补充一点的是,除了去除成见和情感因素之外,还要抱持一份责任心,写议论文尤其如此。叙事和抒情写的不好,最多是文字不唯美而已,但议论则不然,如果作者是不负责任地随便写一篇观点错误的文章,浪费读者时间是小,误导读者是大。对于那些不愿意或者没时间仔细推敲文字的读者,如果接受并认同了文章的内容,在解决问题的时就会不自觉地按着文章中提出来的观点或方法去做,后果可想而知。

相关文章

  • 叶圣陶谈写作(九)议论:判断=依据+推论

    议论就是表达作者的见解,或赞成一个观点,或反对一个观点。议论的灵魂包括三部分:依据、推论、判断。依据就是我们做出一...

  • 20年书单32《落花水面皆文章:叶圣陶谈写作》

    32.《落花水面皆文章:叶圣陶谈写作》|[中]叶圣陶 推荐星级:★★★★★ 与《好读书而求甚解:叶圣陶谈阅读》相似...

  • #写好文章,除了多读多念还要再加上深度思考。

    文/叶小键 01 叶圣陶的这本《落花水面皆文章:叶圣陶谈写作》让我理解到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近日在阅读《季羡林谈写作...

  • 怎样写作-节操

    议论只能有一个判断 议论的路径就是思想的路径 议论里所用的依据当然和前面所说的思想的依据一样,须是真切的经验, 依...

  • 叶圣陶:谈写作

    叶圣陶(1894~1988)现代作家、语文教育家,名绍钧,江苏苏州人。作者集作家与语文教学专家于一身,做学问...

  • 叶圣陶谈写作

    今天继续分享叶圣陶先生谈如何写作。叶老说:“习作是凭各人的底子,努力说好话,把它写出来。”换句话说,就是凭各人的世...

  • 叶圣陶谈写作

    此文全由叶老师的《落花水面皆文章》所写,经过本人删减改动,只想为大家展示此书的好处。文学有限,希望大家对这本书感兴...

  • 从《叶圣陶谈写作》谈写作

    自从想把写作这件事做得稍微专业点以来,我开启了关于写作方法的主题阅读,这一读,可以说是脑洞大开受益匪浅,今天谈谈从...

  •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你是否同意呢?

    叶圣陶单独写了这本谈写作的书,让你找到方法。 《文心》这本写作经典的指导书是由夏丏尊与叶圣陶合著,而叶圣陶单独写了...

  • 读书心得

    读叶圣陶先生著《落花水面皆文章 叶圣陶谈写作》,转化如下: 写作为什么?写作不为应试,为的是生活的需要,情感的表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叶圣陶谈写作(九)议论:判断=依据+推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jnjw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