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思考题:你有哪些今天看起来不够完美,但在当时却是最好的选择呢?
仔细回忆起来,这几年做的决定里面,自我感觉最具争议的就是考研这件事情。很肯定的说,这就是一个在现在看起来不够完美的选择。因为我毕业之后年龄不再是就业的优势,而读研过程中这个学位给我的东西也没有特别强的实用性。
在分析之前,我虽然会觉得考研不是最完美的选择,但是最终的效果很不错。然后我顺着课程所提的三个问题尝试分析自己那个时候的状况。
1.如果现在(决定考研的时候)不采取行动,眼前这个方案什么时候会完全失效?
——只从时效性来说,考研并不是只有那几年才能做的事情。好像要到四五十岁之后,才会不可以考全日制的硕士研究生。
——但从个人的学习能力来说,当时我并不能保证自己的学习能力可以一直维持在考心理学研究生所需要的水平上。毕竟心理学要考实验、统计、测量这些很理科的东西。而我本科四年都是没有学过高等数学的。如果当时不考,再工作几年回来考,也许已经没办法在英语和数学方面还维持在所需的水平上。
2.如果有更多的时间,你会有明显更好的方案吗?
——似乎没有。因为我面对的困境在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当时是本科已经毕业了,在一个客服岗位上工作了半年。如果不考研,那就是继续工作。我不会选择继续做客服岗位,是因为那个工作薪酬太低了,且发展的天花板很矮。从一个小公司的客服想往上,很难;想换去大公司,同样难。如果不做客服,其他还能有的选择是做回本科的行业。但是本科的行业和客服面对的问题差不多,其实并不太需要本科生。总体的薪酬待遇也很低。这个判断依据是,我其他同学找工作几乎也都没有特别顺利,除了靠自己的能力可以胜任销售工作的。而我说实话,那时候还不具备迎难而上挑战销售岗的能力和主观意愿。
3.如果继续犹豫下去,会影响其他重要决策吗?
会,因为处于关键就业期。当时继续犹豫,要么就是留在客服岗上犹豫,要么就是回家待业去犹豫,都不能为后续工作积累积极的影响因素。
这样想来,其实考研确实是我当时能够作出的最好的选择了。因为一个新的学历,给了我就业时的更多可能性,也给了我更多焦虑的时间,去弥补自己在本科时还没能完成的成长任务。
体;mso-ascii��~_�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