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老师,我家孩子上学总是遛着墙根走,在学校也不和小朋友玩,有啥不开心了,啥话也不说,坐一边生闷气,老师拉他回教室吧,越拉他他越越往后扯,再拉,干脆缩到一边一动不动,老师急得没办法,只能给我打电话。”
家长说的这个孩子我刚才见到了,是个8岁的男孩,上二年级,和妈妈一起坐着长途公交车来到我的咨询室,个头矮小,眼神怯怯,感觉是个非常听话,不敢有任何造次行为的孩子。
根据家长描述行为现象和我看到的情形,孩子明显地是自卑,8岁的孩子本该是无拘无束撒野的年龄,可是看起来那么胆怯,如果没有什么重大事情发生,那就是养育过程中对孩子忽略,孩子重要性没有得到满足。
家长又陈述:上第一个幼儿园时,孩子一切正常,没有这些现象,大概上了半年,这家幼儿园关门了,儿子换了个幼儿园,第二个幼儿园孩子开始出现这些现象。
“这个孩子在家是老几?”听完妈妈叙述,我开始问妈妈一些问题。
“是老大”
“老大几岁时有了老二?”
“老大两岁时”
“也就是说老大一岁多时你怀了老二,老二出生后老大谁带?”
“老二出生后,老大就跟着奶奶了。”
老大在两岁左右忽然你把他丢给奶奶,你忙着照顾老二,一个孩子,他觉得自己是好,是坏,是遭人喜欢的,还是不遭人待见的,都是从我们父母对他的态度上逐渐形成的,不到2岁的孩子忽然妈妈把他丢给奶奶,心理上有被妈妈抛弃的感觉,老大会觉得自己不够好,妈妈不要我了,他是不能理解自己有弟弟,妈妈需要照顾弟弟,因为老大也需要妈妈,他还沒有完全形成一个强大的自我。
“的确是没有时间管老大,天天忙得焦头烂额,儿子在家可好,沒啥事,一到学校就不行。”听完我的解释,妈妈补充了儿子的一些行为现象。
“老大在家是不是可乖,可听话?”
“是的,老大在家里可慬事了,怕我生气,怕他爸用眼瞪他,帮我们干这个,干那个。”
“老大不过是个8岁的孩子,他为什么那么懂事呢?他为什么表现那么好,因为只有此刻父母才能看见他,才能关注他。因为他需要妈妈关注,但妈妈忙照顾弟弟,后来他发现这样乖能引起妈妈夸赞,他便变成这样了。”
“看来是我家儿子缺爱,没有安全感,那为啥不跟同学玩呢?”妈妈疑惑地问。
“孩子小时候你带他和同伴一起玩吗?”
“没有,我们就在自己家,他和弟弟妹妹玩“”
“你家几个孩子?”
“三个,老大下面有弟弟和妹妹。”
“天哪,听到这个信息,我忽然扭转方向:假知公司里有一个老员工,忽然来了个新员工,领导都忙着招呼新员工,喜欢照顾新员工,老员工什么心情?”
“肯定不好受“
“老员工有可能用捣乱的方式来引起注意,但是再捣乱,领导也不理他,时间久了,老员工不捣乱了,绝望了。”
“问题是公司又来一新员工,新员工备受关注,老员工在这个公司有位置吗?已经被边缘化了,他融不进这个备受领导宠爱的氛围,他唯一做的是乖,听话。
当孩子第一个幼儿国关门,换第二幼儿园时孩子就像妈妈把他转交给奶奶一样,被抛弃了,再加上家里老二老三的到来,老大被挤到最边,所以他喜欢遛墙根走。
又因小时沒有跟同龄伙伴玩要交往经验技巧,所以老大轻易不敢迈出那一步和同学玩。”
“我现在该怎么办?”听完我的分析,妈吗急切也问。
建议:多关注老大情感,让老大学会做自己,抛开爸爸妈妈弟弟妹妹,老大想怎么做,尊重他本人内心的想法。
晚上睡觉前可以多抚触老大的后背,给他安全感,多带老大出来和同龄人玩。
在家里可以玩学校里老大生闷气的游戏,老大当老师,弟弟妹妹演老大,让老大看见自己的行为带来了什么。
同时带孩子们表演可以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游戏,在游戏中学会表达自己。
听完我的建议后,妈妈带着儿子离开了咨询室,晚上,妈妈给我发来一条微信:“老师,您的指点让我有了方向,心里也不像先前那样着急了,谢谢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