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1606917/244859a4d4efaade.jpg)
“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习成了一种现代生活的强迫症了呢,人人都赶着去看急诊。我们与社会的关系,多么像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女人和一个魅力四射的丈夫的关系。随时随地可能被甩掉,所以每天处心积虑地往脸上涂日霜夜霜眼霜防晒霜,一直涂到脸上所有毛孔都被堵塞为主。”
这是《送你一颗子弹》中对于学习焦虑的描写,形容的多么贴切,我们就是在不停的想要用学习来武装自己,看到与学习有关的就想要收藏,总是会担心知识不够用,看到别人都在谈论区块链的时候自己一脸懵就感到落后了,好像不去学习下区块链知识就要被社会抛弃了一样。
现在知识付费就是风口上的猪,各大平台都开了好多课程,在网上搜索“知识付费”有一篇现身说法是“花了5000元买了4个教训”,我们来看下。
在知乎上买了46次讲座,花费大约为1500元;
在微信上买了21个讲座,花费大约500元;
参加了一个写作培训班,花费大约500元;
在得到上买课程,花费大约300元;
参加过两次早睡早起打卡群,花费100元;
购买了几个七七八八课程,花费大约2000元。
买的这N个课程,是不是像是在微博上收藏的200条实用口语,Word快捷键使用大全,100个好看的PPT模板一样,期待学习了可以变好,但只是看起来很努力而已。因为很反人性,课程越多意味着你要花掉更多的时间,意味着你的注意力被分散到了许多点,那如果这些课程还没有共通性呢,一会听心理学的讲座,一会去看写作类的,你真的记得学到了什么吗?
为何不顺应“懒”这个天性,我们就是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努力那么拼的。现在想象你是一个加班加到晚上10点才回到家的上班族,你到家之后真的想要去学习吗?你愿意去听心理学课吗?愿意去学写作课吗?你难道不觉得辛苦了一天想要来看个综艺放松一下心情吗?或者干点什么喜欢的事情,总要留点时间出来给自己。我之前的文章也写到了不要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
都顺应“懒”这个天性了那就什么都不用干了吗?现在可没有坐在办公室喝喝茶看看报就可以下班的工作了,而顺应“懒”这个天性可以去解决学习焦虑,你可以去做到 1, 明确刚需,2,明确免费比付费更贵,3,规划时间。
在疲惫的时候还不会放弃的事情可以被称为真爱,也可能是刚需。刚需,刚性需求。
一个证书可能会是你的刚需。假如你想要去做会计工作,最基础的会计从业资格证是必不可少的,这样你才有了进入的资格,当你工作后想要更好的发展,那证书也是一种证明能力的最好说明。初级,中级,注册会计师,看你工作处于哪一步对自己的要求是什么,这些都有可能成为你的刚需。
一个课程也可能是你的刚需。我们不需要去获得证书,只是为了增加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只是为了建立起自己的思维体系,只是为了更好的与人打交道,只是为了能听懂别人说话,人际关系也是很重要的。
找到你的刚需。
我们现在想好了刚需,那就要行动起来去挑选课程,挑选技能。信息爆炸时代,的确是有很多知识可以通过网络去免费学习到,但我告诉你免费比付费更贵。
贵在3个地方。
1,你为了去找免费的知识,你必须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搜索,还不一定是最新的知识,而你本可以立刻开始学习的,时间比金钱贵多了。
2,免费也就意味着我们不用立刻学完它,反正也没有计时和花费,拖延症就是这样来的。
3. 最重要的一点,免费的知识都不是系统化的,你没能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怎么融会贯通,还不说你是为了刚需而学。
当然,并不是付费的所有知识都很好,还需要甄别。
第3点是规划时间,我不是要说时间管理。而是你买衣服的时候都会想到,这件短袖是买红色还是黑色的,应该配现有的哪一条裤子好呢,最好是能配上2套现有衣服。买衣服会想到搭配,那买课程的时候不是应该要想到打算用哪一块的时间来学习吗?
规划好时间,可以帮你省钱的。现在好多付费课程一看宣传真的是好,讲到认知地图,需要。讲到如何与陌生人建立联系,需要。讲到关系攻略,需要。都想要立刻买买买,如果你买了一堆,你有那么多时间看完吗?
顺应“懒”这个天性,明确刚需是最重要的一点,正因为是刚需,即使“懒”都想要做好呢。
想一想目前你的刚需是什么呢?
想要你的朋友永远是你的朋友,唯有一起进步。
看完觉得有收获?分享给你想一起进步的人哦。
公众号为首发,来关注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