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说来说去,离不开一个“吃”字。在贫穷时代,由于物资匮乏,人们渴望食物来求得温饱;如今已经不再需要追求饱腹,于是人们又创造了各种让自己不得不吃的理由,比如心情不好的时候要来点甜食,下雪的时候炸鸡和啤酒更般配,又比如奶茶、青团等层出不穷的网红美食,和各种古怪新奇的主题餐厅。即使是在减肥的日子里,也不忘来上一份瘦身套餐,犒劳自己的味蕾。
尽管不同时代、不同个体选择吃的理由不同,但人们对吃的追求却从来都没有改变过。每天都在吃,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吃对你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是吃饱了就好?还是不吃对的,只吃贵的?
让我们看看梁实秋先生在《雅舍谈吃》之中对于吃饭这件事的感悟,他认为,馋是对美食更高一层的追求,因为馋注重食物的质量,所以要满足品味,适合口味,它是从生理需求中发展出来的,也可以继续发展,接近于艺术。
并且食物既体现了不同地方的特色,又包含着人们的回忆,不管是对肠胃,还是对情感,都具有抚慰的作用。尽管吃很重要,但梁先生也认为,食物是纯粹的,追求美食也存在底线,不能以虐杀为乐,也不能盲目追求珍稀食材,来标榜自己的地位。
一、饮食是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
第一,体现在获得食材和处理食材方面。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不同的水土,让食材具有不同的特点,只有当地人才能更彻底的了解它们,通过恰当的处理烹调,把食材的优势发挥出来。就拿粽子来说,虽然它风靡全国,但南北方的人们也动不动就要争辩,粽子到底是甜的好吃还是咸的好吃,在网上掀起一场论战。
第二,体现在食物的售卖方式上。不同的食物、不同的地区,往往会有着不同的叫卖方式,一声吆喝,外乡人听了摸不着头脑,当地人却已经被勾起了馋虫。以北平的零食小贩为例,吆喝声抑扬顿挫,变化繁多,有的豪放嘹亮,像在唱京剧花脸;有的声音清脆,如同京剧的生角儿旦角儿。吆喝的内容也各具特色,有的平铺直叙,喊“烧羊脖子烧羊肉”,立马就叫人知道卖的是什么;有的像猜谜一样,喊“抓空儿”,其实是一种被挑拣出来不合格的花生,因为果肉干瘪摇起来有空空的声响,所以叫抓空儿,炒熟之后有一种独特的焦香,可是对初到北平的外地人来说,听起来只觉得摸不着头脑,;还有的吆喝里,名字、味道和售后保障一气呵成,“萝卜——赛梨——辣了换!”,冬夜里北方人,围着火炉,被烘烤得浑身燥热,听到这样的吆喝,哪还有不动心的呢?
第三,体现在人们对食物的选择和接受程度,不同的地方文化和气候条件,导致各地人们的口味各不相同。比如北平著名的豆汁儿就是个时至今日都存活的例子。胡金铨先生说,不能喝豆汁儿的人,不算真正的北平人。豆汁儿酸,有一种酸中带馊的怪味,还要趁热喝,烫得人只能吸溜吸溜的喝,还要加上咸菜的辣,一直喝的大汗淋漓。梁先生小时候在夏天喝豆汁儿,常常要先把上衣脱光,然后再喝,喝完之后等汗完全消退了,才把衣服穿上。他说,这个滋味,不要说南方人,就是京郊人也受不了,只有北京城里的人才懂得享受。
二、饮食中蕴含着个人的独特记忆。
食物往往具有地方特色,因此人们在品尝食物的时候,会将它的味道和这个地区关联到一起。在书里,梁实秋先生引用了好几首严辰的词,其中在严辰回忆北平的词里,就深情的赞美了北平的瓦块鱼,还有便宜坊的桶子鸡。北京有那么多雄伟的景观,但他却偏偏通过怀念食物的味道,来表达自己对北京的思念,因为食物里往往蕴含着最鲜活的回忆。
梁先生年轻时在海外留过学,留学时最想吃的就是家乡的爆肚儿。后来终于回国,从车站出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饭馆里,一口气点了三个爆肚儿,吃的心满意足后,才大摇大摆回家。远在异国他乡,对故乡的思念,只能寄托在一碗小小的爆肚儿身上,当这碗爆肚儿吃到了嘴里,吞进了肚子里,才感觉自己是真的回到了家。
食物,让我们思念一个地方,也会让我们思念一些人、一些事。小时候最爱吃小炸丸子,肉被剁成肉碎,攒成一个个小肉丸,放进油锅,炸得外焦里嫩,配上椒盐吃,一口一个,别提多好吃了。可是一盘丸子也就二十几个,每个人分下来只有两三个,总是不够解馋。一次,家里的几个孩子依偎在母亲身旁聊天,梁先生的弟弟忽然说:“妈,小炸丸子要多少钱一碟?”母亲觉得心酸,立刻买了小炸丸子给孩子们吃,每个人吃的心满意足,让梁实秋先生七十多年后,也能记起那一次吃小炸丸子的滋味,记着那种受到宠爱的感觉。
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过倒着。梁实秋先生就曾经在陕西街头的草棚里,吃过最廉价普通的饺子,也曾在青岛宴会上吃过最精致的饺子。在他眼中的饺子不仅仅是美食,更是周遭的人情味儿,过年做一份饺子需要全家总动员,有力气的人就去和面、剁饺子馅,擀饺子皮和包饺子的人要配合好,煮饺子的人当心别戳破饺子皮,忙忙乱乱中,才显得热闹,正是这种氛围,美化了饺子这种食物,赋予它更多精神层面的意义。
三、对于饮食的生活态度
饮食是人难以避免的欲望。认真的讲究吃这件事情的话,其中既有艺术、又有科学,要有天赋,还要有经验,尽毕生之力,也不一定能穷尽吃饭的奥妙。他把馋看成是理所应当的事情,馋了,久说明你能享受食物带来的乐趣,能够真正欣赏吃饭这件事情。
怎么样才算是享受美食、欣赏美食呢?总结起来,其实就是两个字,讲究。懂得生活的人,才会去欣赏美食。如果说饿是一种基本的生理需求,那么馋就是对美食的追求,它从生理需求中发展出来,却又有着更高水平的要求。
在食材的选取上要考究,烹调技术要高超,要懂得欣赏食物的色香味,同时也要注重用餐礼仪,这样才算得上是一个讲究的美食家。懂美食的人,享受的是美食带来的味觉满足,但是如果在吃的方面,一个劲儿的追求珍贵或者是奇特,那就偏离了美食的真正意义。
总的来说,雅舍谈吃,谈的却不只是吃,人们喜欢美食,更要关注背后的生活态度。无论是精致的日料,极具仪式感的西餐,还是大街小巷的大排档,乡间野边的聚餐,不管昂贵还是廉价,都应在从食物当中获得乐趣,明白食物不仅仅代表肠胃的满足,还能带来心灵的抚慰,享受食物,与身边的亲朋好友一起享受生活,感受世界的美好才是真正的意义所在。
我是江小少,期待与你一起分享对这个世界的见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