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婆婆家聚餐,小婆姨带着孙女一起来的,孙女11个月,刚刚会走,由于是第一次见面,自己没敢直接上手去抱她,怕吓着孩子。没想到,孩子一点也不认生,来了后,很快就拿着玩具自己玩了起来,一不下心被桌角碰了一下,或者走路不稳摔倒了,哭也没哭,爬起来继续进行她的玩耍。而且只要有人抱她,就很大方的同意了,一点也没有害怕或者拒绝的意思。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孩子的安全感太强了,孩子的依恋类型一定是安全型依恋。想到了以前四姨婆家的孙女,来婆婆家玩,一直黏在她奶奶的身后,看人都是从奶奶的身后偷偷的伸出头来看,别人根本不可能抱抱她,一伸手就吓得哇哇大哭,紧紧搂着婆姨的脖子不松手,搞得别人都不敢僚机她。随时一点儿风吹草动就唧唧歪歪的哭,一哭就要哄半天也不好,和这个孩子形成鲜明的区别。
两个孩子都处于婴儿期,为社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
这要从依恋谈起, 人类的依恋是天生的,出生后几个星期就开始了,这是婴儿的一种生存策略,也是婴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情感依恋最多发生在母婴之间 ,是在婴儿和母亲的相互交往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母婴互动关系。
研究者安斯沃斯通过“陌生情景法”将依恋分为安全性依恋和不安全型依恋。
安全型依恋 儿童会很放松的与他们的照料者相处,并且能够忍受陌生人和新的环境,甚至会对他们产生兴趣。当他们与照料者分离时,他们会变得烦躁,这种现象称为分离焦虑,这对6-30个月的儿童来说属于正常现象,不过一旦照料者返回房间,他们就会很快平静下来,继续自己的日常活动 。小婆姨家的孙女正是这样,在婆婆家这样一个陌生的环境中,一点儿没表现出害怕,客人们要求抱抱也都很大方的表示同意。
不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又可分为两类,焦虑-矛盾型和回避型。焦虑-矛盾型依恋的儿童想亲近自己的照料者,但是与之分离后,他们会因为恐惧而愤怒的大哭,即使照料者回来了,也很难安慰他们,当有陌生人接近时,他们会变得焦虑,并一直粘着自己的照料者。当探索新环境时,他们会变得很不自在。四婆姨家的孙女就是这样,对自己的奶奶一直粘着,别人根本不能靠前,更不用说抱抱她。
相反,回避型依恋的儿童对接触并不感兴趣,他们在与照料者分离时不会表现出痛苦的状态,在照料者回来后也不会表现出特别的喜悦 。
依恋的不同类型来源来源于母亲的早期教养,良好的教养可以促进积极依恋的发展。衡量母亲教养方式的好与否,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考虑, 反应性,情绪性和社会性刺激
反应性:母亲理解婴儿发出的信号的意义所在,并给予积极的应答和反馈。考察一个母亲是否有良好的反应性,可以考一考母亲是否懂的孩子啼哭的原因。一项经历4年,对3000多个不同人种的婴儿的各种哭声进行了研究,并利用数字信号处理器,对哭声的频率进行了分析和处理。总结出婴儿啼哭的5种原因:饥饿、瞌睡、身体不佳、心理不适、感到无聊。这可以很好的考察妈妈们的反应性。
情绪性:经常通过说、笑、爱抚等积极情绪进行情感交流,满足婴儿愉悦的需要。
社会性刺激:通过互相模仿,亲子游戏,共同互动来调整自己的行为来适应 婴儿的社会活动需求。
研究证据表明,个体与照料者的依恋关系类型会持续作为个体以后发展重要关系的工作模型。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可以适应良好,并且轻松地与他人互动,焦虑-矛盾型儿童长大后往往会变得很多疑,回避型依恋的儿童则最不可能与他人形成亲密的情感链接。
这也为什么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原因之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