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景洪的旅舍,天已经黑了。吃过晚饭,我就回自己房间了,打算玩一会儿手机就早点休息。可是,没过多久,我就听到有人敲门。
打开门,没别人。琪琪问我,二蛋,咱们去逛夜市吧,很近的。我说,我累了,不想出去了。她嗲声嗲气地说,哎哟,蛋哥哥,去嘛去嘛。她竟然跟我撒起娇来,真受不了她。
她说的夜市果然很近,步行不到十分钟就到了。来逛夜市的人很多,一条窄窄的街,两边是形形色色的摊贩,中间挤满了来来往往的人,热闹非凡。有套圈的,卖小吃的,有卖小饰品的,有卖内衣鞋袜的,有卖短袖短裤的,不一而足。
我看到有一个阿姨在卖竹筒饭,以前无数次听说竹筒饭,却从来没有吃过。虽然刚吃完晚饭没多久,我也要买来尝一尝。跟阿姨买了两根,琪琪一根,我一根。她也跟我一样从来没有吃过这玩意儿。
竹筒很细,我把竹筒掰开,里面呈圆柱形的米饭被一层竹膜包裹着,我拿起来吃了一口,除了有一股竹子味儿,和普通米饭没有任何区别。
我以为竹筒饭就应该是这个样子,三下五除二就把它吃光了。琪琪吃了两口就不吃了,我怕她浪费,把她剩下的也吃掉了。后来,我又吃过几次竹筒饭才发现,在夜市吃的那个竹筒饭是最“敷衍”的。
一边走,一边瞧,一转眼琪琪不见了,原来,她在一个卖小摆件的摊子前停下了。我走过去想看看她被什么吸引了。只见她两眼直勾勾地盯着摊子上一坨黄灿灿的“屎”。不得不说,那坨屎的摆件做得太逼真了。
我问她,怎么,想要一坨?她说,你说那是真的吗?我很想摸一摸。我说,你摸一下试试就知道真假了。她说,我不敢,你来摸。我说,那就赶紧走吧,刚吃完竹筒饭,我可不想吐出来。不等她再说话,我就拉着她继续往前走。
走到一个文身的小摊前,我停下了。摊子后面挂着一个帘子,上面印着五花八门的图案。此时,文身师傅正在给一个小伙子文背。虽然看不清文的是什么,但可以看出图案很大很复杂。
琪琪问我,想文身啊?我嗯了一声。她说,我文过,还挺疼的,你看。她扒开领口露出自己的肩膀,上面有一片六角形的雪花。我说,真好看,为什么会文这个?她说,我家在东北哈尔滨,那里最不缺的就是雪了,我很喜欢冬天的雪,就文咯,但是不喜欢冬天的寒冷,将来我们全家可能都要迁到西双版纳来定居,到时候可能一年到头也看不到一次雪了。她稍微停顿了一下说,你呢,想文什么?我说,我想文四个字“爱与自由”。她说,切,好土啊。我说,哪里土了,你不懂。
最终,我也没有在那个小摊文身。其实,到目前为止,我也没有文身,真要文的话,除了“爱与自由”,我想不出还能文什么。
走着走着,我们就走到了集市的尽头,继续往前是一座大桥。我才发现,夜市处在一条河边。走上大桥才发现,这座大桥是西双版纳大桥,而这条“河”就是澜沧江。
站在桥上,扶着栏杆,往江上望去,黑黝黝的一片,桥下流淌的好像不是河流而是翻涌的石油。江两岸灯火阑珊,能看到江边那条夜市街道,灯光依旧,只是人流少了许多。
琪琪自言自语道,我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我。我说,看你的那人是男的女的?如果是女的,那一定是在看我。琪琪说,哼,当然是男的,走了,回家睡觉咯。说完,她就转身离开了。
我仍然站在原地,没有动。过了一会儿,琪琪回头大喊,再不回去,不给你留门了。我说,你敢。随后追了上去。
第二天上午我睡到很晚才醒来,本来没打算要去哪儿,想休息一天。可是,当我摸到手机一看,有十几个未接电话,全是琪琪打来的。
她还在微信里给我发了消息,说是要去野象谷,让我赶快起床。我起床简单洗漱了一下,然后在网上搜了搜关于野象谷的信息。
总体感觉,野象谷没啥可看的,森林都差不多,要想看到野象得凭运气,如果看不到岂不是很失望,即便看到了也只能远远地看几眼,没啥意思。
跟她语音通话,我把在网上看到的网友评价跟她一说,她就动摇了去野象谷的念头,问我,那今天去哪里玩。我说,就不能休息一天吗。她坚决地说,不能。我说,看你这劲头说明没来大姨妈,那咱们玩水去吧,湿身的那种。她开心地说,好呀。
于是,我们来到了傣族园。
在傣族园门口有一个石碑,上面用中、英、傣三种文字赫然写着“西双版纳傣族园风景区——千年古寨群落”,下面是“到西双版纳不到橄榄坝傣族园,等于没有到西双版纳”,这标语写得太嚣张了。不过,这话说给琪琪听倒是很合适。我跟她说,琪琪,你看出傣族园和野象谷的地位差距了吧。她白了我一眼,进去检票了。
说傣族园是个千年古寨,一开始我怎么也不会相信。寨子里的水泥路四通八达,路边种着芭蕉、棕榈等各种花草树木,农家乐和民宿的招牌比比皆是,许多吊脚楼要么是新建成的,要么就是在翻新当中,吊脚楼的一楼没有杂物和牲畜,只有小轿车。这是一个多么富裕的傣族村寨啊。
直到看见一个金碧辉煌的佛寺我才开始相信,这个古寨已经不止一千年了。那是曼春满佛寺,拥有1400多年的历史,至今香火依然鼎盛。有佛殿,有佛塔,有戒堂,有僧寮,一个完整的佛寺需要的建筑它都有,并且保存完整,每一处都装饰得非常精美。我想,这座古寺,不仅是当地傣族村民的信仰圣地,更是古寨的镇寨之宝。
和古寺的庄严肃穆相比,园子里的露天歌舞表演就显得赏心悦目多了。
看到舞台背景以及台下的塑料椅子时,让我忽然想起我们村里红白事儿唢呐班表演歌舞的场景,虽然剧场的布置很是简陋,但演员们的表演非常精彩,尤其是那一排排身材曼妙的姑娘,穿着傣族传统的筒裙和马甲,手里灵活地转着油纸伞,婀娜多姿,翩翩起舞。我都看呆了。
琪琪看到我色眯眯的样子,用手在我眼前晃了晃说,二蛋,你不是说玩水吗,哪里玩水啊?我目不转睛地看着台上的表演,随口说道,哎,急什么,看完表演再说。
我说的玩水就是傣族的重大节日泼水节,虽然真正的泼水节可遇不可求,但在傣族园里可以天天欢度泼水节。
看完歌舞表演,我们就来到了泼水广场,广场中央有一个圆圆的大水池,水池很浅,专供人们站在里面互相泼水。水池中间有一个双面象雕塑,四周有水管在往水池里喷水。
参与泼水活动的游客需要换上傣族服装,还要拿上一个小脸盆。换好衣服后,当琪琪出现在我面前时,我差点儿没认出来。
短衫和筒裙都是粉色的,这套衣服非常适合她,看起来比刚才舞台上的演员还要漂亮。她转动着身体问我,怎么样,好看吗?我说,不止好看,简直美极了。她开心地笑了,然后对我说,你看起来也不赖,嗯......像餐馆里的服务员,哈哈哈。我微微一笑说,一会儿有你好受的。
泼水活动正式开始前会有开幕仪式,绕着广场转圈,撒水,跪拜,祈祷。仪式一结束,几百号人早已按捺不住,直接冲进了水池。
男的,女的,小孩子,黄的,粉的,五颜六色;大人小孩人手一个小脸盆,舀水,泼水,尖叫,欢笑;水池里人声鼎沸,水花乱溅,这才是真正的瓢泼大雨,面对面都看不清人脸,不一会儿水池上空就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
一开始我和琪琪还是相互泼水,后来就找不到对方了,这说明大家玩得多么尽兴,多么疯狂。当我们刚进入水池的时候,我记得水池还是清澈见底的,但活动结束后,就变得和洗澡堂里的水差不多了,并且,我还喝了好几口,可把我呛死了。
泼完水,我们全身都湿透了,衣服紧紧地贴着皮肤,站在我旁边的琪琪不自觉地上演了一场“湿身诱惑”。头发上的水珠顺着湿漉漉的脸颊慢慢滑下来,滴在丰满的胸脯上,透过浸湿的短衫隐约可以看到她内衣的颜色......此时,我甚至有一股强吻她的冲动。
琪琪知道我在看她,便一脸严肃地说,看够了没有?我回过神来,赶紧对她说,你快进去换衣服吧,别冻感冒了,真是的。说完,我就转身去换衣服了。
离开泼水广场,我们又在寨子里闲逛,令人欣喜的是,我们遇见了许多孔雀,令人失望的是,孔雀被圈养在一个类似牢笼的破旧的生锈的铁栅栏里,它们像家养的鸡一样四处走动、觅食,其生活环境让我很难和“孔雀”联系到一起,更不敢相信这是用来观赏的孔雀园。
或许这些孔雀的生活还不如我在路上遇见的火鸡,至少火鸡还能到处走动,拥有孔雀可望不可即的自由。
但是,我又想了一下,自由真的有那么重要吗?对它们来说,可能有吃有喝已经是最好的恩赐了,自由又是什么东西?
不说它们,就拿我来说,在乱七八糟的生活面前,在重重叠叠的责任面前,有时,所谓的自由真的一文不值。
我站在铁笼子跟前发呆的时候,琪琪叫我了,二蛋,该回家了。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