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的培养就是反向塑造大脑的过程。
习惯合理饮食、每日锻炼,则身体健康、精力充沛;习惯记录,不管是记录时间还是记录言行,则克己自省、谨言慎行。把自己雕刻成希望的样子,本质上就是大大小小的习惯培养,而好习惯是可以累积到捕捉运气的。
意识到“运气>时势>出身>技能”后,我最喜欢做的事之一便是对着时间记录和反省日志复盘总结,找寻深藏于其中的规律,试图提炼出一些经验教训或者可复制的方法论,这真是一个极其美妙的过程。
从中可以看到时间投向的痕迹,可以看到积累的威力,此时此刻的每一个想法、每一种言行其实都是过去所有经历叠加的外在体现。这会让我时刻保持清醒,发现做成的事内里的逻辑,起作用的条件,可以内化储存的精华;导致失败其间的原因,欠缺不足之处,可以警戒吸收的教训,还有现在还没有直接结果的学习、蓄势、成长,会从过往的蛛丝马迹中找出可能是导致结果的关键因素。
细细的记录,细细的复盘,会发现一个不愿意承认但又不得不承认的道理:成功是因为运气好,而失败就真的是能力不足。
这就是我“先为己之不可胜”的真实来路,下笨功夫,成功不由己,用尽全力减少失败就很不错了。不仅是“学如逆水行舟”,整个人生都是!不停的努力只能是更大概率的不掉队而已。
不停反省的好处之一是对身体意识的把控会达到一种颇为自如的状态,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比方说对手机就不会形成依赖,按照自己的节奏读书、工作,手机只是通勤或是碎片时间学习的补充性工具;我每天都会留出放空发呆的时间,在移动端普及、手机已经进化成人类的器官的时代,每天有这么一段没有明确目标、就只是天马行空、异想天开的时间显得弥足珍贵。除了经常会想象未来世界的模样,还会回想记事以来的桩桩件件,然后就会发现,很多我以为自己很厉害、并不需要如何挣扎就能养成的好习惯根本就是原生家庭及乡土民俗的影响,比方说整个县城的风气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随身携带小本随手记录金句、心得,所以后来时间记录这事对我来说就像他乡遇故友一般的亲切;还有读书、静坐、爱折腾、重信守诺等受益终生的习惯、品质,统统都是家族乡土的馈赠,这不是运气是什么?!
对运气认识的越深刻,就会少了焦躁、自负,多了感恩、庆幸,并愈发的谨小慎微,不敢有丝毫懈怠。
那么如何利用好习惯累积成运气?
“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本质上是经营自身,习惯本就意味着大的时间周期,而经年累月的持续就代表着优势,优势累积信誉。
在别人还在纠结于用什么方式记录时间时,你已经如吃饭喝水般自然而然,这就是优势;在别人还挣扎于口舌之欲时,健身是你最大的爱好,这就是优势;当别人还求教如何读一本书时,阅读是你最大的享受,这就是优势;当别人还为自己笨嘴笨舌苦恼时,你可以在台上口若悬河、挥洒自如,这就是优势。
任何别人需要刻苦努力才能掌握的技能,在你这已经内化成了习惯本能,统统都是优势。好习惯的叠加会大大增加复利效应的爆发,也就是运气。
这个并不难理解,别人是一种积累等待机遇完成复利爆发,而你是多种积累等待机缘,概率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持续的运气,终有一天会成为气运,那就是大势已成,不可阻挡。
个人的路径是这样,家庭、集体、团队也是一样的逻辑。
明晰运气的重要,正视它,善用它,则庶几日进无疆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