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突然有了个感悟,在背书时什么也不想一心一意的背书能力反而不如运用记忆策略进行的背书效果好。因为前者只是机械记忆,看着朗读的热闹,实际却完全没进脑子里,而后者是意义记忆,意义记忆对于我们成人来说本来就是主要的记忆方式。
我所运用的记忆方法说起来很简单:提取关键词,把关键词和句子用思考联系上,然后在背诵时回忆起关键词就能记起那个句子了。这就是老师所说的记忆秘诀啊。但当时听老师说时,我并不以为然,认为它不好或者不适合于自己,自己也并没有去尝试。而当我尝到了记忆时间的缩短,记忆效果的提高,也是运用了和老师所说的一样的方法,行云流水的背下来,感觉自己已经有点志得意满了。真的是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大家都知道的道理,但只有亲身体会才能感受深刻,奉为圭臬。其实很多简单众人皆知的道理都大有乾坤,内有玄机。当你不懂时只觉得那不是很浅显易懂的嘛,道理也很明白。可你真的是真正理解了吗?那你能说出它对你的帮助和你对它的运用吗?并不只是口若悬河的举例子或者是长篇大话的分析。需要真实的、实际的感受,在自己印象深刻的同时,才能让别人感到共鸣,找到与你同频共振、感受相同的人。
于细微处见知著,于真实中遇共振。自己的真实体验和感受才是属于自己的,印象深刻的认识,也是能够感染别人的,遇到共鸣的方法。这也是俗称的走心,在记忆的这方面我联想了很多很多,又联想起蒙台梭利的那句经典的话:我听到了,但可能忘记了;我看见了,就可能记住了;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
大道理很多,能够切实实行的道理却很少,因为我们并没有真正理解过它们。这也是听过了很多大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原因之一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