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一名大三的学生,大一只想着学习,却不知道怎么学习。大二参加了各类比赛。现在大三了,才终于有了上大学的状态。
我今天为什么会想起这个问题? 因为自己的一位同学准备进学校的孵化基地,我们聊了几句,真的让作者很伤心。
甲:你准备做什么?
已:xxx。
甲:百度这是个什么。这个能行吗? 网上已经有卖的了。
已:可以啊,科技立项已经用这个申请到了。
在此我要向已同学道歉,我不是损友。其实除了已同学外,其它同学的项目也都是类似的,不是把现成的东西换个名字,就是小修小补。(大学申请的这些项目,无疑是为了学分,奖项(为了充实简历),说到底一句话为了钱)。
至此我没有任何有效的条件支撑我的标题。
作者这学期刚开学,最大的事应该来说是选专业了,选专业前,同学们问的最多的问题(1)你选什么专业?(2)你工作还是考研? 注意第二个问题“你工作还是考研?” 如果你的回答是创业,我真的没有听说过。 我没有听说过并不代表没有,可是大家好好想想一个大学就算真的有,又有多少? 我们从问题来看,为什么不问“你是工作考研还是创业?”,大学生已经把创业从选项中删除了。我们再来看看一个大学生创业能稳住自己公司的概率,国家把很大一部分鼓励大学生创业的资金用在了学校,希望学校可以帮助指导大学生创业。好的,那么就从作者的学校说起,大一大二时间比较充裕,我们来看看几个主要的创业比赛,挑战杯,互联网+等等,据说进了省赛就可以拿到投资,好的,作者大二和同学参加了这些比赛,进省赛的前提是通过学校的选拔,我们看看学校是怎么选拔的,首先你必须写一个不少于100页(A4)的创业计划书,其中必须包括再次我想省略,然后你最好要有自己的产品模型。作者和学校不同专业的9名同学组队参赛了,我们9个人,三个计算机专业的负责编写app,一个经济管理学院的负责账目,其余5个人分工讨论公司宗旨,策划,推广,上市,盈利,亏损,风险,投资,以及未来的规划,并完成100页的计划书。我们一个寒假几乎每天晚上都在讨论这些问题。很好,一个寒假终于完成了100页的计划书,网页,app部分功能完成。
开学不久学校就收取了每个小组的创业计划书,并安排了答辩,注意:每一个小组只有5分钟的ppt演讲(包括项目内容 推广方式 盈利模式 风险等等),2分钟的答辩。 最主要的是,从你开始演讲ppt的时候,他们才开始看你的创业计划书,之前从没有看过,也就是说三个老师5分钟一边听你ppt演讲,一边看你们的100页( A4)纸的创业计划书,并且还要问你们2分钟的问题,当然问不出来了就直接结束。
这是大学生创业比赛所要经历的第一步,其实当我知道这个模式的时候,我真的想知道三个老师怎么能在5分钟看完一个100页的计划,还要一边听你演讲,并且还要问你有价值的问题? 其实很容易想到他们只是想知道你是做什么的,准备怎么做,然后根据他们的经验来判断,你可以,你不可以。 那么小学生也可以来参加比赛了,因为他们想象力更好。 最可怕的是,为什么让我们准备这么多,最后7分钟就结束了,是的百分之95的项目7分钟就将永远止步。
为什么被刷掉也没有一个原因,最后我们根本不知道我们的不足,三个老师真的连一个合理的建议也没有。你就已经结束了。
好的,我们再来看看坚持要创业的同学,他们必须面临一个问题,你没有考研没有准备工作,你创业失败怎么办?你将一无所有。 听到这句话的第一反应是放弃,你觉得呢?
在此,我只想说大学生创业本来就要面临比考研和工作更加大的困难,背负失败的后果也更为严重。不要只是提倡大学生创业,真的有能保证大学生创业的条件吗? 如果失败了,又该何去何从。当我们没有决绝这些问题的时候,有多少人是下定决心创业的,而不是把这类比赛当做一次比赛。
中国的大学和高考即便被推上舆论浪尖多少次,也不会有半点改变,我想可能是不知道改革的后果吧,万一改革的效果不好,岂不成了骂名,但是每一个永垂历史的人物,谁不是在生死刹那做出了正确的决定。
再次希望仍在风雨中逆行的人啊,要么轰轰烈烈的生,要么轰轰烈烈的死,我们拒绝平庸。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期待高人指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