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饮酒诗
“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
这是陶渊明《饮酒》诗的序,《饮酒》一共二十首,“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是其中人们最熟悉的一首。
古代文人都喜欢饮酒,比如,李白“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苏轼“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柳永“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等。
宋·费衮《梁溪漫志》《梁溪漫志》有一则“晋人言酒犹兵”。
晋人云:“酒犹兵也,兵可千日而不用,不可一日而不备;酒可千日而不饮,不可一饮而不醉。”
意思是说:美酒如同士兵,养兵千日可以不用,但不能不备;美酒可以千日不饮,但不能饮而不罪。
《菜根谭》里有“花看半开,酒饮微醺”之句。饮酒在欲醉未醉时,才如坠春风最为酣畅;如果饮到酩酊大醉,一无所知,哪还有什么乐趣可言!
苏轼唱和陶渊明的诗有一百二十四首,在《和渊明饮酒诗序》中写到:
“吾饮酒至少,常以把盏为乐。往往颓然坐睡,人见其醉,而吾中了然,盖莫能名其为醉为醒也。在扬州时,饮酒过午,辄罢。客去,解衣盘礴,终日欢不足而适有余。因和渊明《饮酒》二十首,庶以仿佛其不可名者。”
人们都以为我喝醉了,而我头脑清醒一切了然于胸。苏轼可谓得了饮中真趣。
陶渊明有一首《止酒》诗写的俏皮可爱,现录于下。
居止次城邑,逍遥自闲止。
坐止高荫下,步止荜门里。
好味止园葵,大懽止稚子。
平生不止酒,止酒情无喜。
暮止不安寝,晨止不能起。
日日欲止之,营卫止不理。
徒知止不乐,未知止利己。
始觉止为善,今朝真止矣。
从此一止去,将止扶桑涘。
清颜止宿容,奚止千万祀。
诗的首六句写淡朴生活及天伦之乐;次六句写酒之不可止;接着四句为过渡,一劝一答;末四句说明止酒利身,直至成仙。每句都用一“止”字,语言幽默诙谐,读来风趣盎然。
陶渊明善饮但也不是谁的酒都喝。晚年的他穷困潦倒,檀道济送酒肉给他却被他拒之门外,因为此时的檀道济已经投降南朝的刘宋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