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两性读书杂谈
性、婚姻与爱情的未来

性、婚姻与爱情的未来

作者: 托老丝 | 来源:发表于2018-05-27 09:22 被阅读579次
性、婚姻与爱情的未来

            《被劫持的私生活》书评

这本书很早读过,当时觉得震撼,不过后来也忘了。这两天听了个性学论坛,还见到了本书作者谈婚姻制度,又捡起这本书,半夜爬起来重新看了一遍,到天亮看完,很兴奋。这本书的意义很明显被低估了,即便它现在已经雄踞社科类书籍排行榜第一了。

婚姻

人类430万年的历史当中,婚姻制度的时间只有6000年。婚姻制度是如何产生的?子嗣的母亲是谁是完全能够确认的,但古代社会时,如果母亲不透露,就完全没有技术确认父亲是谁。在母系氏族社会时,这不是一个问题,因为女性说了算,所以她愿意跟谁发生性关系都可以,孩子生出来一定是自己的;但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之后,男性说了算,而他需要一个方法来确认谁一定是自己的孩子,因为他想要把财产传承给自己的子嗣。在当时的技术无法实现的情况下,男性就利用手中的权力蛮横剥夺了女性的性自由,创造了婚姻制度;这个女人只能跟我而不能跟他人发生性关系,所以她生出的孩子就一定是我的。所以婚姻制度,尤其现在的一夫一妻制,完全是男人们制定的游戏规则。婚姻制度下,男权至上,女人不过是男人的附庸而已。

婚姻制度完全是父权制文明的产物,父权专偶制的本质是,让男性得到一个在血统上靠得住的后代。而伴随着这一本质,父权制文明的特征就是普遍的性压抑— 更主要表现在女性这一方。从生物本能看,男女双方的性取向都是一对多的。想想人类社会中妓院的生命力,恩格斯甚至将父权制下的婚姻制度描述为“以通奸和卖淫作为必要补充的一夫一妻制”。而性能力上,其实女性大大超过了男性。

爱情

人类430万年的历史当中,婚姻制度的时间只有6000年,现行的婚姻制度,其核心是孩子和财产。不是性,更不是爱情,将爱情视为婚姻基础的这个念头,从产生到现在不到200年!爱情的本质,戴尼斯.德.卢热蒙说得最为透彻:“与爱情相对的一切都保证了爱情。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并不相爱…… 他们所爱的是爱情,是相爱本身。” 而相爱和婚姻似乎并不是一码事,前苏联学者拉里科夫的研究报告《仅仅靠爱情?》披露,在接受调查的15000人当中,因为爱情而结婚的人100%不幸福,竟然100%!

结论,性、婚姻与爱情三者是没有关系的。有没有三者统一的情况?有!但不多。不论你进行什么样的统计学调查,只要样本够大,就总会出现极端情况。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性、婚姻与爱情的历史》,那么

性、婚姻与爱情的未来呢?

婚姻制度一定会瓦解,其实在西方这已经是现在进行时。你看到法国总统奥朗德一直只有同居女友而没有法律意义上的妻子,就没有注意到这表明法国的婚姻制度其实正在瓦解吗?

当然婚姻制度的瓦解过程中肯定会有很多阻力。最大的阻力来源于国家制度。国家是父权制社会的最高组织形式,因此它一定会利用其强大的专政力量来维护婚姻的合法性,维护丈夫在家庭中的核心地位。比如在某国,如果未婚女性生了一个孩子,国家是不给这个孩子上户口的,而孩子没有户口,这个孩子想在这个国家上学都很困难。而即便在米国,单亲妈妈也受歧视。非婚生子的妈妈为了能得到一点减税优惠,必须向州政府指认孩子的父亲,以便政府向这位父亲征收儿童抚养费。这样一来,不能明确父亲的孩子的权益,自然受到损害。

阻力很多,然而缺乏思想基础是最重要的,正如萧伯纳所敏锐指出的:“如果其它事物没有改变,对婚姻的废除会比现在更严重的奴役女性。” 6000年的婚姻制度已经给女性套上了一副枷锁,即便有可能被解放,女性反而会恐惧脱离舒适区,“婚姻制度给了女性两种东西,枷锁,以及对失去枷锁的恐惧”,再想想有多少女孩子把结婚当作自己的梦想吧!虽然一经结婚,她其实就从属了这个男人,算是认可了男权社会,但她甚至还要发自肺腑的说一句“我是你的人了。”

趋势不可逆转。1959年口服避孕药的发明,使性与生育彻底分开。女性身体纤弱,本来跟男性无法抗衡,但是现代这个世界即便发生战争,也不可能是拼体力了,不行就交给“终结者”。女性延续基因的使命,估计很快就可以交给克隆技术了。女性的经济完全独立完全可以实现,因为人类已经不是对女性不友好的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了。那么人类会不会回归母系氏族社会呢?男人们想到会被女人欺压可能会恐惧得要死。这么想,其实就是在预设,男性和女性一定是一方会欺压另一方。兄弟,现代社会了,别这么傻。

婚姻制度的瓦解,才会是人类史上最大的革命。人类的现行制度,现行的思维方式,现行的文明,基本都是围绕婚姻制度展开的。想想看,没有了婚姻,财产制度、两性关系、亲子关系、生活方式,甚至社会的运转方式,等等等等,就全部不可能是现在这个样子了!没有了婚姻,人类也可以自由的性和爱。

人类对婚姻制度的最直接挑战的机会本来可以来自同性恋群体。美国已经通过了全美同性婚姻合法化,同性恋群体一片欢腾,但传闻纽约前市长布隆伯格曾说:“同性群体本来有机会完全推翻婚姻制度,但他们最终选择了并入其中。” 因为人类对同性恋越来越宽容越来越理解,他们本来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对婚姻这一古老的制度进行挑战,但遗憾未能彻底推翻,而是换了个模样被收编其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性、婚姻与爱情的未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kfb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