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经常听到人这样的一个口头禅:我书教的很好,我就是不喜欢写作,也不会写作。如果你仔细考究这些人。他们没有一个是名师的,最多是校内相对于弱者老师来说强一点点而已。可算是单位之井的一只大蛙罢了。
笔者思考着这样的一个问题。什么叫“会上课”?无非它的教学设计很有逻辑性,有技巧,有理论,有深度,有力度。他的讲课语言很有煽动性,趣味性,很有故事情感,有故事的生成性。也就是说,如果会设计的人,他是一个很理性的人,他的语言很有逻辑性,它的思维有条理性。他的行文就是一篇很好的议论文,只要他愿意写出来,就是一篇富有逻辑性的好文章。一个会上课的人,他的语言一定很有煽动性,他的表达很有情节性,所以连贯起来,一定富有故事性。如果他把他的课堂教学进行重新整理,就是一篇很好的散文,即使逻辑性不强,但是感染力肯定很强,很能吸引人。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写小说,写散文,写诗歌的人。
反而言之,如果一个人说话没有逻辑性,语言没有煽动性,他的课堂教学就没有吸引力,没有知识力。在教学效果中没有目标性,教学成绩也不会特别好。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情感性,不能感染学生。久而久之,学生就不喜欢他的课堂,形成了一种对他课堂教学不好的思维定势。他一来上课,学生是畏而远之,厌而远之。笔者这样一说,主要是堵住那些自己不写作,还阿Q似的,认为自己还不错,不求上进,固步自封的那一部分老师。
说实在的,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某种程度上讲,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先天遗传的,先天的因素为自己的优秀奠定了物质基础。这里就说一些现象吧,比如说XX老师先天就会表演,先天就是“人来疯”。人越多,他的情感表达越好。这种人很善于编故事,很善于调动自己的情绪。其实说实话,他的课堂教学还真的很能吸引学生的。但它的教学效果不一定特别好,因为情感的煽动性带来的他的教学过程的零碎性和不确定性。纵观现实,教学效果好的是那些善于设计,直指目标,条理清晰,逻辑性很严密的那一部分老师。他们废话少,转弯少,两点一线,直达目的。但是他们在课堂教学中,也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低年段的学生来说没有吸引力,很容易让一部分不爱学习的学生不爱上他的课。当然,要想教学效果好,特别是考试成绩好的,也有一种死办法,那就是反复练习,重复练习,经常练习,不断做题,也能起到考试成绩好的效果。当然这不是教学效果好,教学效果好和考试成绩考试两码事儿。因为成绩好不一定代表效果好。但是效果好一定包含着成绩好。
回过头来用数据来衡量,又有几个真正会写作的人不会上课呢?但是,很多自以为会上课的老师又有几个会写文章呢?当然,笔者并不是在贬低那些只爱上课,而不写作的人。而是想澄清一个事实,让大家去观察,去思考,走到教育人生的轨道上来。对于大多数人说,对写作首先是畏惧,而不是能力。真正会写作的有几个又是先天的呢?真正大家认为会写作的,其实就是在读书时候会写记叙文的,那些语言非常优美的,写小说,写诗歌,写散文的那些人。而作为老师,特别是优秀的老师,我们可以不写小说,写诗歌,写散文。但是我们可以从教学反思,教学设计,课题写作中嗯锻炼自己的议论文写作能力,这就是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的逻辑性,目标性和条理性。作为老师,我们倡导的写作是议论文。所以老师的评定工作,以论文为主,而不是文章为主。
从我们听到的和我们看到的名师成长之路来看,又有哪一位名师不是写出来的。有一句话说的好“名师是写出来的”。当然当老师不是要你去整无写作,教学是在8小时以内的事情,而写作是8小时之外的人。8小时以内是大家份内的事,8小时以外是为工作做贡献的事。人生的距离,往往是在8小时之外拉开的。也就是说,名师不仅仅是做份内的事儿,还要做分外的事,做有贡献的事。谈到写作这里面又涉及到一个阅读问题,特别是纸质阅读。一个爱写作的人一定是一个爱阅读的人。但是一个热爱阅读的人不一定是会写作。《论语》说的好:学而不思则罔。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在阅读中写作,在写作中去阅读,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才是每一个老师应有的追求和责任。
在知识信息化的年代,在知识爆炸的年代,在电子阅读泛滥的年代里,我们更提倡纸质阅读。因为电子阅读随意性,碎片性太强。他虽然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的趣味性。但是碎片阅读最大的问题就是知识的零碎性,非系统性。纸质阅读最大的优势就是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对提高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有很大的帮助。就像PPT和论文一样,喜欢用PPT讲座的人十之八九它的逻辑性不强。因为PPT更强调吸引力,而非系统性。而一味追求新颖,吸引力。你语言一定是逻辑性不强。这就是现代信息技术给我们大脑思维的一种冲击。真正做到说话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步的,这个需要先天和后天同时发力才行。需要训练自己,在不同的场合,用不同的语体,用不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总而言之,要想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特别是课堂教学水平,笔者认为,要不断加强自己的写作能力训练,多学教学反思,多搞教学设计,都进行课题研究,必定会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定力和设计力。当然在信息飞跃发展的今天,我们要不断去读书,去学习,特别要进书城,看看信息的爆炸。买一些书回到家里,形成自己的图书馆,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写作风格。这才叫比较完美的教育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