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听了北京师范大学程黎教授关于《儿童创造力的培养与评价》的讲座,今日得空,稍作整理。
第一,一个好的互动性开场。
近日,我也刚给大一新生开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课程开始前会让同学们聊聊对“生涯规划”这个词的感受及过去的经验,程教授也有一个很妙的办法,说说课程主题词的同义词,另一个,她请我们大家对课程主题词,即创造力进行自我评估,评估自己的创造力,并把它画出来。两点非常受用,且好运用。
第二,站在孩子的角度,和他们一起玩。
印象中,在听程教授讲座的前几日,看过一篇李开复关于和女儿相处的文章,印象深刻的一个点,他说到自己大多数时候不是位严厉的爸爸,只是,和女儿们一起玩。
程教授在讲座中道出了同样的观点。
他问在场的听众一个问题:你的小孩放学回家,兴高采烈地和你说:爸爸/妈妈,今天我在幼儿园画了一幅特别棒的画,老师奖励了我两颗糖,一颗我在路上没忍住,吃掉了,这颗送给您。
这时候,在场的听众纷纷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然而几乎没有答案是有延展性的。
我们来看其中一个能让孩子玩起来的对话。
妈妈蹲下来,接过糖,正打算吃掉,顺口问了一句,好吃吗?
孩子说,不好吃。
不好吃呀?妈妈惊讶,不好吃是什么味道呢?
孩子想了半天,说了半天,听起来并没有表达清楚。
妈妈说,要不,你把不好吃的味道画出来?
......
那好吃的味道是什么样的呢?
孩子可能会接着画。
......
你回来前,妈妈正在做饭,妈妈给你尝几个味道,你看看他们在你心里好不好吃?
拿出各类调味料,尝试,作画,了解柴米油盐。
只要妈妈愿意,这个游戏可以一直玩下去,孩子的创造力可以无限翱翔,而这种正向激励在长期习得的过程中会成为习惯性。
你可能不需要是多么高明的父母,但一定要是懂孩子的父母,你和孩子们之间的每一次对话,都可以是你们一块玩,一块探索,一块创造的过程,最重要的,是从每一次对话里,你能去读懂,孩子希望你做什么?他的需求是什么?
顺着孩子的思路,参与进去,让孩子掌握主动权,而你就像一个同龄小伙伴一样,陪着一块儿玩,这个过程确实不那么容易,在充满创造力的孩童面前,即使你将自己归零试图投入,都能感觉到孩子们的智商碾压。
而这个艰难的过程就是对孩子创造力的发现、看到、保护的过程。
暑假里去西藏,一行人中有两位10多岁的小学生,全程下来,我在两位小朋友的眼里,是长辈、是阿姨,而另一位姑娘,我们年龄相仿,便是他们的“老大”,这和他们要早几天见面相处,姑娘是单身,而我是其中一位小孩的舅妈有一定的关系,但更重要的是,姑娘的个性,和内心的天真、好奇、探索,她带着孩子们一起做孩童们该做的事,他们是一伙的,一块儿玩的,亲密度可比我高了好几万点,甚至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孩子也是怕她的,她确实有“老大”的威严。
看起来,和孩子做朋友,会让父母的角色来得更容易些。
所以要陪孩子们玩,说起来简单,却是对成年人的巨大考验,玩对了,高质量陪伴有了,孩子的成长也有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