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瀹茶,我曾经写过一些文章,《瀹九说》,《瀹茶,彼岸》。时常有同学问及瀹茶何意,和煎茶,泡茶,煮茶有否区别。今日作小文以应。
早至春秋,先民直接采集茶树生叶,煮为羹汤而饮,类似蔬菜汤,吴人将此称之为茗粥。此时,茶的主要应用方式为煮茶。
唐代饮茶以陆羽式煎茶为主。但煮茶依然流行,或会加入葱,姜,枣,桔皮,茱萸等共同烹煮。煎茶更讲究干茶状态,择水置器,火候水温,投茶时间,以及出汤状态,分茶考量。团茶以微火炙烤,磨成细致茶末。鱼目微有声的一沸,置盐。涌泉连珠的二沸,置茶。腾波鼓浪的三沸,止沸,出汤。
宋代主流饮茶方式为点茶。团茶磨成茶末,置入茶盏,以竹筅或匙击打,至茶沫雪白为佳。僧人则以草茶(散茶)研磨为末,进行点茶。传入日本,是为今日日本抹茶道之源头。而点字的本义是木头燃烧后的焦黑小点。
煮,烹,煎,点,诸多有着四点水的字体结构,这些动词作用于茶,则为煮茶,烹茶,煎茶,点茶,主要体现并侧重于火之于水,或者说火与茶汤的关系。
在汉字的学术与艺术中,四点水,多与变化的火势,火力,火候相关,比如煮,烹,煎,熬,热,熏,熟。而三点水,比如海,江,湖,洒,温,沐,浓,淡,沦,泡,瀹则与动态的水势,水力,水候,水质等相关联。两点水,如冰,冻,冷,凌,凉主要描述接近凝滞的低温及寒凉。
瀹字在汉语中,主要有三层意思:浸渍,疏通,煮。
瀹茶,相比煮,烹,煎,点,更加着意于水与茶的动态关系,以及茶与周边的细微况味(详见《瀹九说》)。瀹茶与泡茶不同,泡茶重点在于水作用于茶,成为色香味俱全的茶汤,而瀹茶在此之外,兼重人,茶,水,器,艺,境诸多侧面的融合。
明人于园林山水的书斋旁,修筑茶寮,构建专属的瀹茶空间,是其生活观的写实和生活方式的承载,呈现出左书右茶的山水精神与意趣。
究其实,煮茶,煎茶,烹茶,点茶,泡茶,瀹茶以及缤纷的茶之调饮,皆随时空衍变,而以不同样貌,存在于中国的茶生活及茶文化体系之中,源远流长,生动活泼。
从2015年至今,我开始系统梳理瀹茶文献,理论体系,同时以瀹茶理念结合当代茶器进行瀹饮的研习与践行。并形成莲语学堂《瀹茶志》和《鉴茶录》独立课程体系,构建了《一笺茶席》及《一间茶室》书院茶事美学系列原创课程,创设了莲语品牌茶会“未名茶集”。
咨询并加入我们
13581973866 晓月老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