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图书馆无目的选书,偶然看到《吾意独怜才》,作者张五常,中信出版社,2010年11月出版。张五常是我国知名经济学家,得到薛兆丰老师经常提起。张五常怎样谈教育?带着好奇心,我选择了这本书。前几日忽想起该还书了才开始看。大爱。这样入木三分拨开云雾的书,看一遍是不够的,需要反复翻看。但是当当,京东,亚马逊都缺货。也罢,我多些摘录原文放这里吧。
张五常简介:
一个书法家创立了合约理论,从而促成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一个摄影家重视基础、仰慕前人,但不守常规,对光与物的看法皆与众不同。一个散文家影响了神州大地对产权及交易费用的认识,也开辟了整个中国经济学散文的新天地。
高佬常当年以钓技雄霸西湾河流域,曾经两次被逐出校门,是容国团的乒乓球师傅,舒巷城的背诵诗词对手,杨官璘的手下败将。
史提芬是阿尔钦及赫舒拉发的入室弟子,科斯学说的御用阐师,弗里德曼主持其婚礼的人。科斯拿诺贝尔奖前夕,他在瑞典代表科斯的讲话讲得一塌糊涂。但作为哈伯格荣誉周年讲座系列的首位讲者,却又讲得似模似样。
张教授在经济学上的兴趣只限于解释世事。他少用数学,喜欢赤手空拳,凭自己改进了基础价格理论,纵横天下。
《吾意独怜才》收集整理的文章不是作者求学经历的本身,而是杀出重围之后老人家的回顾。当年怎样带球进攻,怎样过关斩将,怎样埋门扣射,都有叙述及分析。其中论方法,谈经验,评制度,教语文,说教养,发牢骚——这些加起来是相当详尽的教育之道了。是个人的看法,非专家之见也。
全书分七大部分:
一、学习的方法(三篇)
二、个人经历的回顾(九篇)
三、教育的制度(十二篇)
四、语文怎样学才对(十一篇)
五、养之道(十三篇)
六、教之道(十篇)
七、天赋与成就(七篇)
作为高二娃的家长,最关注学习的方法三篇文章。摘录如下:
《读书的方法》
(一)以理解代替记忆。明白了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含意,你会突然觉得你的记忆力如有神助。只要改三个坏习惯,一年内进步易如反掌。
第一个坏习惯,是上课时“狂”抄笔记。
上课主要是学习老师的思想推理方法,用笔记记下不明白的,要比记下明白的重要。
第二个坏习惯,是把课程内的每个课题分开读,而忽略了课题与课题之间的关系,理解就因而无法融会贯通。
改这个坏习惯,要在读完某一个课题,或书中的某一章,或章中可以独立的某一节之后,花点时间去细想节与节,章与章,或课题与课题之间的关系。分割开来读,会觉得是多而难记;连贯起来,要知要记的就少得多了。
第三个坏习惯,主要是指大学生,选课的时候,只想选教容易的或讲课动听的老师。
选课应以老师学问的渊博为准则,其他都不重要。
(二)思想集中才有兴趣
任何科目,不管跟你的兴趣相差多远,只要你能对之集中思想,兴趣即油然而生。
(三)问比答重要
很多学生怕发问,是怕老师或同学认为他问得太浅或太蠢,令人发笑。但学而不问,不是真正的学习。发问的第一个黄金定律是要脸皮厚!就算问题再浅,不明白的就要问;无论任何人,只要能给你答案,都可以问。要在发问前先作准备工夫。这工夫是求学的一个重要过程。
(四)书分三读——大意、细节、重点
《思考的方法》
(一)谁是谁非毫不重要
思考是绝不应被成见左右的。要“出风头”或要“领功”是人之常情,但在思考 过程中,“自己”的观点不可有特别的位置。在推理中,你要对不同的观点作客观的衡量。
我们应该对高人之见作较详尽的理解,较小心地去衡量。但我们不要以为高人之见就是对。高手与低手之分,主要是前者深入而广泛,后者肤浅而狭窄。
(二)问题要达、要浅、要重要,要有不同答案的可能性
问题问得好,答案往往得了过半。
第一,问题要一针见血。这是弗里德曼的拿书好戏。
第二,问题要问得浅。这是阿尔钦的专长。
第三,要判断问题的重要性。判断问题的重要性不太难。你要问:“假若这问题有了答案,我们会之道些什么?“如果所知的与其他的知识没有什么关联,或所知的改变不了众所周知的学问,问题就无足轻重了。
(三)不要把预感抹杀了
纯以预感而起,加上想象力去多方推敲,有了大概,再反复以逻辑证实,是最有效的思考方法。
(四)转换角度可事半功倍
任何思考上的问题可以用多个不同的角度来推敲。同样的问题,可用不同的预感来试图分析。这些,我认识的高人皆如出一辙——他们既不轻易放弃一个可能行得通的途径,也不墨守成规,尽可能用多个不同的角度来推想。
(五)例子远胜符号
用例子的法门:例子要简单而贴切;例子要分真假;例子要新奇;要将例子一般化;要试找反证的例子。
(六)百思不解就要暂时搁置
《学习要从假设大师是对入手》
记得昔日拜阿尔钦、赫舒拉发、布鲁纳等高人为师,我的学习态度,是无论自己怎样不同意,永远先假设他们是对的才细想。这些高人当然会错,但机会不大。动不动认为他们错,不同意,我还可以从他们那里学到什么呢?假设他们是对的,我就会想,为什么他们会说那样的话?究竟他们是对在哪里呢?这样考虑,九成以上的机会到最后我发觉他们毕竟是对的,是自己低估了老师的本领。是的,假设一位专家是对而后想,比认为一位专家是错而不想下去,学习的收益远为可观也。
此外,在《读书的经验》中,张五常写了自己读书的经验:从杂转博,从博变专,从读转听,到最后只是思索,连听也懒得听了。
在《要走进学问的天地中》中,张五常对自己要进大学的儿女说“读书要为兴趣,不要为任何其他人而读。你们的成绩怎样我也是同样的爱,同样的喜欢。读书不要太认真,也不可强求,但假如要有学问,你大约要有三年时间听不知音,食不知味,其他什么事情也顾不了。”
人类的知识是个宝藏,像苏东坡说的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要真正的去争取有两个困难。第一是要花点劳力、花点时间。我们要把心一横,老老实实地走进学问的天地中去。其二是宝藏虽宝,内里废物甚多。学问之道是要把宝物与废物分辨开来。我们学时要考虑,要拜师,要有高人指点迷津。
《我学英文的方法》从读书学字汇,简化学动词,短句学文章三方面说了中国人学写英文的方法。
五常说:
我是个纯从兴趣出发而搞学问的人,半点其他意图也没有。我认为兴趣是由自己发掘出来的,而这发掘的第一步,是要找出某门学问的一些重点。我认为拜师求学,不是要求老师的知识,因为他的知识可从书本,文章上读到,而是求他指点迷津,学他的思考方法。
学问要从兴趣入手,在重点出击。脑子要多休息,但读书时要集中,心领神会。任何科目,值得读的文章不多,所以选文而攻之所花的时间应该比读的时间长。读不是信,而是考虑,所以每有会意,都要停下来细想。选老师的唯一准则,是学问的水平,不顾其他。发问很重要,所以要选好题目,一见到老师就问。
兴趣是不容易培养出来的。思想要在科目上集中才能产生兴趣。可以培养出来的是集中的能力。任何科目,不管跟你的兴趣相差多远,只要你能对之集中思想,兴趣即油然而生。
很多学生怕发问,是怕老师或同学认为他问得太浅或太蠢,令人发笑。但学而不问,不是真正的学习。发问的第一个黄金定律是要脸皮厚!就算问题再浅,不明白的就要问;无论任何人,只要能给你答案,都可以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