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作者: 芦笛微微凉 | 来源:发表于2020-04-07 23:47 被阅读0次
月圆娃嬉闹

晚八点,出门。

一轮清凉的月,一群闹腾的娃,一个独坐的我。

清明,光看字面,就有清清爽爽明明亮亮的感觉。清明假期一过,疫情导致的长长的寒假也终于告一段落,大孩子们复课了,广场上只有小娃娃们欢快的跑来跑去,夹杂着大人们不放心的叫唤几声。是的,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寒食日即事                                              [唐]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知道寒食节,是因为韩翃的这首诗,但注意到寒食节,却是最近的事情,最近常常觉得心慌慌的。寒食节,因为有个寒字,所以没来由的就让我心生寒意。查查资料,才知道寒食节与晋文公有关,与介子推有关,中华上下五千年,似乎每一个节日都与一些故事,或者一些诗文相连,应该说是后世文人墨客陆陆续续给节日又添砖加瓦,形成了日益厚重的中华文化。而今,寒食节已经悄然融入了清明节,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国人都耳熟能详,清明伴细雨,似乎已成标配。郊游踏青,草木百般红紫斗芳菲,游人熙来攘往观景忙。

清明节南城庙会不知源于何年,常常要持续个把星期。“九尽花开寒不来”,数九结束,植树节也就到了。南城街上开始划地盘,占摊位,一条主路摊点密布,绵延数里,旁边支路上都有白线画的停车位,到时候停车收费的。少年时期尤其盼望赶会,兜里有了跟父母撒娇卖乖讨来的几个钱,乍暖还寒,硬是充能装英雄少穿条秋裤,一大早冻的瑟瑟发抖,大中午却又恨穿的仍然多了点。不愿跟着大人一起,一个人又不敢走,只好做姐姐的小跟班,姐姐约好了同学赶南城会爬南城山,从会场里钻过,人挤人人挨人,只能顺流而行。等出了人堆,走山路,我走不过人家,只好一路小跑,跑不过人家,落下来,被姐姐的同学拎着跑,两只小短腿几乎离了地面,那种翻山越岭飞一样的感觉刻在了记忆里,成为儿时温暖的回忆。

长大后,每年仍然去清明会,却俗气的讨论会上有什么值得买,当年不问尘事的小仙女退化成了柴米油盐的家庭妇女,关心切菜的刀板缝衣服的线,哎!最后实在不知买什么,只好和大家一样搬盆花回家吧。不赶一场会,不买点什么,总觉得对不起清明节,生活中缺了点什么。

今年情况特殊,南城街也刚刚算是半解禁,清明会是不可能举办的。今年的清明节是全国哀悼日,病魔无情,因疫情而死难的同胞英灵不远,一路走好,祈愿天堂里没有病痛!其实,我也同样祈祷现实人间能更少一些疾病,更多一份祥和。

回。

清明,神清智明,夜晚花的香氤氲在空气中,我以为是槐花,近前,却不是,不知道什么树的花,夜晚看不真切,只闻得浓郁的香。

什么花儿这么香?

月圆、花香、人静,然思绪中诸事繁杂,心好像悬在空中无所依傍。

有些事情,总得去经历,有些路,总得要去走……

                        2020年4月7日

相关文章

  • 清则明  明亦清

    又是一年清明,身在异乡,没能去看望他们,心里多少会有一些失落。此时此刻清朗、明致的心,终究还是坦然了下来。 ...

  • 清 明

    每到清明就会想起很多人、很多事,特别今年,是家父去世三十周年。老母亲早就在念叨提醒我:记到要去上坟。 ...

  • 清 明

    ⊙胡锦波 问 这多雨的日子 为什么在清明 老天总是被生灵所感动 它也看人世苍桑 甜酸苦辣 喜怒衰乐 生离死别 也只...

  • 清 明

    松涛呜咽,马蹄声碎 谁的短笛吹响, 仰望苍穹,感受又一个节日的悽怆 城市的热闹改不了对曾经的想往 ...

  • 清 明

    风吹柳枝雨拂面, 青草平地展翠颜。 ...

  • 清 明

    清明时节雨纷绯, 路上行人欲断魂。 鞭炮声声冲九霄, 泪眼婆娑慰英灵!

  • 清,明

    四月初,清明节,大地回春,万物复苏,整个人也感觉清澈明朗了,想去踏青,寻找春天的脚步。那么我的家乡农村最有春...

  • 清 明

    徒悲明前桃花雨,山围孤径寂寞回。 春漫群山少人语,轻烟几许绕五陵。

  • 清·明

    清.明 白杨 三月春风忙万里,和煦的风吹醒了酣睡一冬的荒芜。空旷的原野间,桃红...

  • 清 明

    蓝铭佳凌 天栈桥,忆清泪,多歧路。 青盏灯,叹思豆,一缕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清·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kjop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