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病句,遇到这样一个句子:“万里无云,繁星满天,我们在一轮明月的照耀下漫步校园。”
这是一个病句,答案给出的病因是“前后矛盾不合逻辑”。答案一出,学生顿时议论纷纷怀疑答案错了。
1.
我跟他们解释,“一轮明月”,用“轮”修饰“月”,说明“月”是满月、圆月,满月时月光皎洁月华朗朗,明月的光辉会掩盖其他星星的光芒,夜空只会显现出稀疏的几颗星,所以天空能看得到一轮明月,就不会看到繁星满天。这个句子里,前面说“繁星满天”,后面说“一轮明月的照耀”,显然不合生活常理,前后矛盾不合逻辑。
大部分学生对这个答案恍然大悟,但是仍有一个学生对此坚决不认可,立即反问我:“老师,你确定满月的晚上一颗星都没有吗?我写过中秋赏月的作文,我真的观察了,有月亮也有星星,我敢确定。”
我说:“我也敢确定,确定满月的晚上不会繁星满天,但这不是说天空除了月亮之外一颗星星也没有,只是星星很少疏疏朗朗,《短歌行》中‘月明星稀’恰是曹操真实的生活观察触动了他忧虑的情怀。中秋节,更是月明星稀,你说的“有月亮也有星星”没错,只是星星比平时稀少,你可以回家仔细观察一下农历每月上旬和中旬的夜空比较一下。一个星期后我们再来验证这题的答案,好不好?”
我又问:“听懂了的同学,你们有没有观察过繁星满天的夜空?或者,生活中有没有过月明星稀的印象?”竟然有一半同学摇了摇头。
课后我就在想,这是为什么呢?这么简单的一个生活现象,怎么还要解释呢?现在高中生就这么脱离生活吗?那些恍然大悟的同学有多少是真懂了,究竟是听了我的解释后懂得了答案始末,还是唤起了自己的生活体验懂得了这一生活常理呢?“月明星稀”究竟是老师反复叮嘱留下的固化印象呢,还是一种真实的生活体验呢?
本来想一周后和那个学生验证答案,但因高温突然就放暑假了,这个句子就没有了下文。
2.
暑假中,公历八月是农历七月,在农历七月初四到十四这十天,我每天晚上七点到九点带着宝宝在市民广场滑轮滑。宝宝溜冰的时候,我静坐广场一隅闲来无事就观望天空。
农历七月初四,傍晚七点就可以看到一弯新月朦朦胧胧的出现在西边的天空了,好像羞涩的遮着脸儿。等到夜幕降临,才悄悄显现出玲珑的倩影,纤细绰约,难怪古人要称呼月初的弯月为“蛾眉月”,确如美人眉目,“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等到九点我们回家的时候,这弯蛾眉月已经西沉不见芳踪,只剩下满天繁星。
初五到初十这几天傍晚七点,我看到蛾眉月渐渐丰满变成了上弦月,每天遇见她时她的高度也由树梢渐渐升上了半空。在初十那天晚上,我和孩子还到乡下美好田园玩了一会,乡下雾霾少,天空更加明朗,上弦月犹如美人的侧脸神秘静美,在她的周围是广阔的夜幕,缀满繁星。在乡下晴朗的夜晚,观察到的星月同辉是最美丽的夜景,那纯粹的黑,金灿灿的光芒,让人想到“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转眼到了农历十四,晚上七点多到了广场看见月亮已经挂在东边的天空了,虽不是满月,但是看上去已经很圆润很丰满了。不知是因为城里空气污浊云层太厚还是因为这时的月华本来就如此,看到的月亮呈现银色,不是在乡下看到的金黄灿灿,而是冷冷的玉色、银色,果真有一种“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的错觉。因为是皓月朗照,周围的星星都已黯然失色。等到晚上九点就更明显了,月洒清辉万里明,只有寥寥数星散布在夜幕上。这是农历十四的夜空,如果是农历十五到了望日,那将是怎样一番“月明星稀”的景象?从蛾眉月的纤细玲珑,到满月的清辉万里,孤月高悬又会引发诗人多少不抒不尽的感慨、诉不完的情愫?
3.
其实,月明星稀的景象,我在小时候早已熟见,现在是闲来无事再次观赏而已。如今看着每天都来广场玩耍的孩子们,我突然想问问他们看到了星月的变化了吗?
首先是问我的宝宝,宝宝说:“今晚月亮好大!”然后就飞快地跑去玩了。
再问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他说:“今晚的月亮很圆,星星很亮。”
“星星比前几天少了,你注意到了吗?”
“有吗?没有吧……”然后也飞快地跑远了。
又问了几个小孩,都没有太留意夜空星月的变化。是的,童年本该这样天真无邪、无忧无虑、快乐玩耍,我无意于在这时强硬给孩子灌输什么知识,我只是在想:我们的孩子为什么和大自然有点“隔”呢?城里的孩子长大以后对自然的风花雪月还能有多少真切的体验?
看着他们在广场上追逐打闹,脚上的轮滑鞋留下一圈圈炫彩的闪光,周围还有震耳欲聋的广场舞音乐和亮如白昼的射灯,夜空都快要被照亮了,再加上雾霾,孩子们哪里看得到繁星满天呢?即使某一晚能够看到繁星满天,但也不能像我这样接连几天静坐广场仰望星空吧,孩子们只凭某一晚看到的星月,又怎能感受到月亮的阴晴月缺?又怎能对月明星稀或繁星满天有深刻的印象呢?况且还有一些孩子,偶尔才出来玩一次,他连上一次月亮出现在哪儿什么形状都不知道,哪里知道今晚月亮的变化,哪里感受到星星的多少?
4.
由此,我就知道了为什么遇到上述病句题时很多学生是蒙的,他们没有仔细观察并静静感受星空的机会,也就没有“月明星稀”的生活常识,所以看到答案时不懂为什么“不合逻辑”。虽然经过讲解之后恍然大悟,但有的学生是唤起了自身生活体验真的懂了,而有一些学生只是貌似“懂了”,这种“懂了”不过是在固化一个“月明星稀”知识点而已,并非真的有这样的生活体验。
这样的固化,不仅反映在这道题上,而且反映在诗歌鉴赏上,遇到意象就贴标签 很难发挥想象力与作者共情,意象唤起的是知识点,而不是真的联想出自然情境体会到作者的情感,体会不到情境于是只能通过大量的习题演练来强化对意象、情感的辨析。而这种抽象的知识点反复演练,使得语文学习越来越枯燥,越来越无趣,最终导致恶性循环。那么怎样调和这种矛盾呢?我想只有从娃娃端的教育开始抓起,给他们多一点亲近自然的机会,感受春花秋月的流转,感受月盈月亏的变幻,大自然会丰盈他们的内心,给他们留下最深的触动。对于中学生,不可能多亲近自然了,那就放慢教学的脚步,给他们多一点唤醒、联想、品悟的时间,尽可能多的领会文字的情味,这样学生与自然才不会那么“隔”,我们的文字才有温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