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倾向是每个人都有的,不论年龄大小、也不管性别差异甚至民族特色或者国籍不同等等,每个人都有人类倾向,只是根据成长环境的不同,倾向的强弱程度有所不同。罗老师讲解人类倾向非常的简单明晰,通过生动的例子,让我的学习非常有画面感。
每个人这一生有三个阶段,寻求生存,进而适应环境,产生独特的属于自己的特质,最后产生更新世界的能力,世界是由各形各色的人组成的,因为每个人都不同,才会如此的丰富多彩。说实话,以前学习蒙特梭利理论,更多的是概念解析,只是笼统的吸收了人类倾向与生俱来,伴随一生,每个人都有向好性,环境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这一次的理论学习让我感觉非常的落地,人类倾向被具象的理解和吸收了,这才是真正落地的理论学习。
我们所有的行为都伴随着人类倾向,比如突然被外派到其他地方出差、旅行或者换工作,我们都会自然而然的依循首先求生存,确定安全感,然后才会敢于探索、尝试,逐渐产生适应的机制,形成独特的特质,最终成为更好的自己,不断完善自己,具备更新世界的力量。人类倾向的学习更像是一次自我探索,帮助我更好的了解自己,同时感同身受的理解他人。每个人之所以会有不同的性格和成长环境有关,也和他童年生存适应时所作的决定有关。
同时,反观园所发展,每个老师因着一份热爱或者信任来到小蜗牛,初期都是在求生存,通过不断的试探和沟通来和园所和同事建立链接,最终确认安全感和归属感,找到属于自己具体的定位和身份,才能够安定下来去工作和延伸来发展自己,能够很自信舒展的和孩子相处,同时,当部分老师有拘谨、不自信或者不安定的表现时,也是正常的,说明她还处在一个确认安全感的定位敏感期,我能做的就是注意到,然后给予更多的时间和协助,同时坦诚沟通建立链接。给予更多的信任和空间允许老师探索和形成自己的特质,最终才能够帮助老师追求完善自己。我时常会回想起罗老师上课时比喻的两杯茶,一杯用冷水泡茶,茶叶紧缩没有打开,茶水也泡不出来。而另一杯用热水泡茶,叶子舒展开沉浸在茶水中,同时茶水的色泽和滋味也呈现出来了。
我们看一个老师好不好,并不是看这个老师的能力有多强,而是看孩子的反应,孩子是不是真的喜欢她,孩子是不是真的舒展开来做自己,孩子就像那片茶叶,老师就像那杯水。同时,我也在不断警醒自己,老师也是一片茶叶,而我就是那杯水,老师的状态是不是自信的积极的有热情的,就看我的温度和接纳有没有真正的给到位。
想要更好的了解孩子,我们需要更好的了解生命发展的方式和人类发展的方式,需要清楚地知道人与物、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动物的生存是依靠本能,而人类能够创造未来,改变世界则是因为人类倾向。
所以人类倾向是一种动力。
定位的倾向也可以理解为“参照物’,当胎儿在母体内,心跳声、呼吸节奏、以及食物消化的声音就是参照物,同时定位和探索息息相关,也和安全感紧密联系,我们每个人都是天然爱好探索的,探索的越多,知识面就越广,对所处的环境就了解越多,当我们学习科学文化的时候,我有一个非常深刻的感受,我们成人的好奇心没有了,只是机械性、麻木的学习,并不是自发的探索。当我们在罗老师的引导下发现当下”新疆文化“就是真正的科学文化的时候,我内心涌起了一股暖流。是的,真正的教育就是帮助生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