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心理手绘
我与《凤山文学》结缘

我与《凤山文学》结缘

作者: 金春 | 来源:发表于2022-04-17 16:30 被阅读0次

    早些时候我阅读过《凤山文学》,但它给我的印象并不很深刻。后来是其中刊登花暮迟(罗继高)写的一篇推理类文章,才令我难忘。之前我对花暮迟这人有了解,但也仅知道有这么一个开着熟食店的人而已。读过他文章后,让我对一个小熟食店的罗老板印象更明朗了。每当到他的店里买熟食,我由衷地萌生对他的仰视,是因他有充满灵性文字的驾驭能力,及对生活充满憧憬和知足。他的爱人总是一脸盈盈的笑容,夫妻俩默契地迎来送往光临店里的每一位顾客。多惬意的小夫妻店,过着让旁人羡慕的小日子。

    一个偶然,负责编辑《凤山文学》的主编——谯可勤同志知道我也喜欢阅读后,他便将每期刊发的《凤山文学》都送一本给我。就此,我成了《凤山文学》忠实读者。虽然它只是“内部资料,免费交流”的县级纸质刊物,但文章内容很是接地气,读着本土出版的刊物,让我有一种亲切感。从《凤山文学》中我知道了在我成长生活的小县城里,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杰出革命先烈和前辈,如姜茂生少将、黄明政大校、红军团长廖源芳、廖熙英等等,以及时事动态、人文和经济发展。从一篇篇文章作者,我更深地认识和了解我身边的人,一群优秀的人,如杨湘、寒雪(韦凤琳)、牙春燕、谢树梅、伍金菊、罗伏龙、陆宗道、黄华金、邹方旬……他们当中有公职人员、教师、自由职业者、农民等等,他们把本职工作做好,还把生活之外的爱好都勤耕得沉甸甸的丰盈和亮眼,很是让我敬佩和羡慕。

    我对文字散发出的力量总只是停留在表层的阅读上。偶尔随着性子在自己的小空间里,用粗糙的文笔涂鸦自己心中别样的世界,但既不成行,更出不了阁。

    一天,一则微信信息提醒,我被拉进了一个新群里,随手点进去,抬眼看群名:《凤山文学》交流群。群里有近90人,我浏览了群里所有人的微信名,有好些眼熟的真名字和微信网名。尤其是看到了罗伏龙老师(原巴马民族师范学校校长,特级教师)的名字时,嚯嚯,一下子让我气都不敢大喘,生怕惊扰了群里的文人。群里一个叫邹方旬的人第一时间与我打了招呼:欢迎罗老师入群。有愧啊!在这样的一个群里,我哪承蒙得起这样的一个称呼?连礼貌性的回应我都不敢吭声了,自欺地没看见似的敷衍了过去。与拉我进群的好友私聊说在这个群里,我不敢说话了,没有底气。那头很快地回应我,并鼓励我“要说”。就这么两个字,简单且有力量。说实在话,在这样一群善用、码活文字的人面前,我内心那点文字爱好飘虚得无根系似的。

    一直以来文字让我敬畏,让我无法轻视它富于深思的力量。

    入群半个月以后,谯主编在群里发起一则文学爱好者采风活动的通知,我内心很是想参加,但当时不敢在群里报名。谯主编主动私聊我,诚恳地邀请我一起同去,并说文学爱好者亦包括作者和读者。就这样,我受宠若惊地跟着《凤山文学》群里的人开启了为期两天的文学采风活动。

    也因为我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所以我的话很少,主要是不知道要聊些什么好,这让我有更多的时间旁观和学习同行的人。

    采风的第一站是凤山县平乐瑶族乡谋爱村的社坡古寨。这古寨不算古,它建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成形,古寨依山势而建,木屋错落有致,一字排开,共有65户。周末冬日的一大清早,一行近二十人坐上一辆租来的中巴车从县城里出发。刚上车时,谯主编就在车里大声地说,还有一个江洲的陆老师在坡心路口等着我们一起去社坡古寨,一会儿大家要注意看哟,他是来县城参加诗词协会会议的,我电话把他截下了公交车。随后在二级水泥公路的坡心村叉路口,上来一位目测年近70岁个子矮小、身体硬朗的陆老师,他一身得体的装扮,一看就知道他是要赶赴一场隆重而严肃的活动。

    车子开到社坡古寨的山脚下,便是村屯级泥沙土路了,一路上还有几处被雨水冲刷得凹凸不平的险段,摇晃了近40分钟才到在半山腰上的社坡古寨村口。车子停在一棵大树下面,终于到心心念念传说中的社坡古寨。我赶紧下车,看着那棵站在村口约三个人才能抱合拢的槐枣树,深冬的风把它的叶子都吹尽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桠,每一根枝桠都坚挺地指向村寨口高高的上空。这颗老树一直默默地立在村口,等待前来探访的游客,却不知游子久去,来春还开旧时花。

    我们几个女生慢悠悠地踩着岁月痕迹的小石路步入寨子。整个寨子清一色乌土瓦木屋。我靠在一堵用鹅卵石堆砌的石墙旁拍了一张照片,手抚着石墙并不感觉冰凉,那些没有文字记载的过往瞬间接入肌肤,直抵心里和血液,让我生出一股乡愁,脑中浮现出另一个村寨来。拍好照片,继续前行。老木屋一幢一幢渐次印入眼帘,空屋的大门有紧锁的、有虚掩的、有敞开的、有无门的,虽然看不见屋前房后那时些人、那时些事,但那时些人事却又分明地在我眼前演绎、变幻着,似打捞那未曾远逝的旧时光。

    一株挂满红彤彤柿子近山顶的树枝,好像是从一幢房屋梁上伸出来似的,让我们好奇地向那屋那柿子树加快了脚步。原来是这幢房子因久无人居住而有些倾斜了,正好靠在屋前的那棵茂盛但孤零零的柿子树上,尤如让人遗忘的哨兵。屋檐下的石磨和石臼上都有生锈的岁月,整个庭院有“残门锈锁久不开,灰砖小径附青苔”的清冷。看着眼前的这一幕幕,亦是一种拥有,也是一种失落,总感觉少了什么。

    行至到寨中,为数不多保存完好的一幢老屋里留守着一对年近70岁的老夫妻俩。大门口、中堂屋、香炉旁、猪栏门上、鸡舍上都贴满了男主人写的对联,火塘里柴火正燃得旺,铁三角架上坐着铁鼎罐正煮着午饭呢。热情好客的老夫妻邀请我们在他们家里用午餐。餐席上,在吃着农家美食、品着农民创业者邹方旬自产自制的黑刺梅酒中,我才知道同席中有五个都是75岁以上的老年人了,同行中就有三位老师,陆宗道老师是年龄最大的,76岁了。但在言谈举止中丝毫没有让我感觉到他们岁数的“老”,席间还时不时响起他们充满生机的欢乐谈笑声,并与同行中的95后王妃妹频频举杯,畅聊对文学的热爱。而此时,这幢老木屋也让我感受不到它岁月的“古”,反而周身温暖。之前感觉的“清冷”,也许是缺少屋顶上袅袅的炊烟和乌泥瓦片间传出的阵阵谈笑声。

    返程回到村头时,我凝视着通往村外的这一条扬尘小路,也许是它让村里出去的游子越走越远,以至于忘记回家的路,让村寨等得落了锈。

    同年冬至前的一个周日,陆宗道老师热情地邀请这一行文学采风人,去他江洲老家杀第一头年猪。在他家四层钢筋混凝土的洋气楼顶上,我们聆听陆老师详细的介绍,目睹了坚守江洲一方水土和老百姓的虎头山,知晓了充满神奇色彩的江洲天生仙人桥的来由。在喝着猪活血、吃着猪泡汤肉、饮着苞谷酒席中,我们欣赏了陆老师那首“千年遗恨笑哥哥”颂江洲阴阳山的诗。称呼中的陆宗道老师,其实他并不是正式在编的老师,他是地地道道的乡下农民,一辈子务农。他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高中生,在那个年代算是秀才了,但因当时环境被加害,后来一直在村里小学当代课老师。他心中一直执着地热爱文学,使他精神饱满乐观向上。

    跟着这一群有正能量爱好、有奋进的人,我更加体会到文字的魅力。陆老师虽说个子矮小,相貌一般,甚至还有点丑,之前又受过有文化磨难的牵连,可他有一个看上去仍辨认出昔日俊俏的对他不离不弃的爱人,把家里收拾得干净整齐,喂养四头年猪等着儿孙们回家过年,她自个儿也收拾得像退休老干部一样干净利落;95后的王妃妹,她爱人为支持她的文学爱好放下经营着的车行生意,专心陪伴她跟随我们到每一个采风点;县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杨湘的爱人小华,更是亲力亲为为我们协会召开成立大会忙前跑后。听杨湘妹说,每当她要静心写一篇文章时,她爱人都尽可能包揽全部家务,早晚接送小孩上学放学并辅导作业,爱人的举动让她感觉到她的这个不食人间烟火的文学爱好如此重要和神圣。

    从入群到采风活动,渐渐地我被这一群人深爱文字的情缘所感染,鞭策着我,让我浑身充满动力。平日群里随性聊的“诗词的平平仄仄、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等,让我更爱阅读。现在的看书成了全新的学习过程,不再像以前看书总是强调娱乐性,而是有一种不学习、不进步就羞耻的感觉,更激起了我心里那份对纯粹阅读的爱好,持续我成长。

    慢慢地,我学着写一些短小的文章试着给文学自媒体投稿,被刊用了4篇后我鼓起勇气给《凤山文学》投稿,竟也被采用了。终于我有了第一篇文章见于纸质版《凤山文学》,这让我兴奋激动了好几天。谯主编第一时间把印好的刊有我文章的《凤山文学》送了十本放到我单位门卫室并微信告知我。我赶紧放下手中的工作到另一个放书的办公区门卫室领取。可门卫告诉我,他已把书全部送到局长室了。好吧,眼看要下班,我想着明天再过来领了。

    第二天一早上班我就去领书,可局长办公室门关着。门卫人员见我跑了两次都空着手,他有点不好意思地对我说:“我这里还有一本,我见好,又是写我们凤山的,就收了一本想慢慢看,要不你先拿去看。”听后我惊喜地把目光投向他,并急切地回答他:“我不急,这一本你留着看,我等局长回来再来领。”稍后我又美滋滋地补充:“书中也有我写的一篇文章,在某某页。”“这样呀,我还没有看到后面的,那我更要认真看啦。”门卫递给我一抹欣赏的眼神,笑着回我。

    门卫人员收书一事,真让我意想不到的,也就是这一惊喜的瞬间,让我明白自己与《凤山文学》结的缘早已深根蒂固。

    社坡古寨 江洲虎头山 江洲仙人桥 江洲阴阳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与《凤山文学》结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ksle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