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题目,是借用作者刘勰的“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这里当然不是我这个意思,姑且断章取义吧。
(以下两段是一段简单的介绍。不算我的正文。)
《文心雕龙》,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文学理论专著。成书于公元501~502年(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间。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篇》)的文学理论专著。 刘勰《文心雕龙》的命名来自于黄老道家环渊的著作《琴》。其解《序志》云:“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昔涓子(环渊)《琴心》,王孙巧心,心哉美矣,故用之焉。”
全书共10卷,50篇(原分上、下部,各25篇),以孔子美学思想为基础,兼采道家,认为道是文学的本源,圣人是文人学习的楷模,“经书”是文章的典范。把作家创作个性的形成归结为“才”、“气”、“学”、“习”四个方面。《文心雕龙》还系统论述了文学的形式和内容、继承和革新的关系,又在探索研究文学创作构思的过程中,强调指出了艺术思维活动的具体形象性这一基本特征,并初步提出了艺术创作中的形象思维问题;对文学的艺术本质及其特征有较自觉的认识,开研究文学形象思维的先河。全面总结了齐梁时代以前的美学成果,细致地探索和论述了语言文学的审美本质及其创造、鉴赏的美学规律。
(这里才是正文)
今天我要写的,乃是《文心雕龙》的第一章,原道。
开篇第一句话,作者就说“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意思是文章的属性是非常广博而普遍的,它和天地一起产生,要怎么去解释它才更合适呢?
在作者看来,文章的产生是和自然一块的。有了天地万物,就有了文章,所以是很难诠释清楚的。他把天地的玄黄、方圆、日月、气象、山川的壮阔,看成是大自然的文章。而人作为万物之灵,天地的本心,语言是随本心而定的,有语言,就有记录语言的文章,这是自然界的恒定规律。
自然界的动植物,比之人,是没有灵的,也就是没有心智的,他们都有自己的文章,也就是他们独特的形、声、色。所以人类有文字,有文章,是再自然不过的了。
文章的最初作用,其实是用文字记录语言。文章其实就是语言的艺术。
从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书籍开始,人类的文字都有记述功能,这是它的基本技能。然而更多的时候,语言除了说故事,还要说道理、抒情志,这大概就是文章的“心”吧!
圣人的经典,遵从本心创作,解释万物,阐述真理,然后才推及天下。正如作者所说的:“辞之所以能鼓动天下者,乃道之文也。”
从作者第一章中的论述可以看出,作者认为文章之道,就是自然之道。
首先,文章的产生,要遵从自然本心。在今天来讲,千万不要“为赋新词强说愁”。我们说话也好,做事也罢,要求一个真字。文章也是这样,要来得真实,来得自然。发声之前先想想它是不是遵从了本心,行文之前,先思考我是不是真的有话要说,有东西要写。有了心的指引,文章才是最自然真切。这可以说是拥有了真实的灵魂。
其次,文章既然产生了,那么我们就要装饰它。怎么装饰呢!也是遵从自然。要赋予它自然的形,自然的色,自然的声。而自然的形,或高低起伏,或变化莫测;自然的色,或玄黄交杂,或五色斑驳;自然的声,或悠远,或近切,或高低和鸣。也就是说,按照自然的原理,该起就起,该落就落,该给它颜色就给它颜色,该给它声音就给它声音,能做到想自然一样,幻化无穷,变化莫测,才能真正有它的魅力。有了这些,就可谓有了文章的形体。
最后就是讲道理,抒情志。一旦遵从自然之道,塑造了文章的形体和灵魂,那么文章自然也就有血有肉了。而道理本来也是蕴藏在万物之中的,情志带有了作者自己的情感在里面,但也是离不开所谓的自然之道。看的人能看出什么,那就因人而异了。
所谓“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莱特”。文章的传播过程其实漫长而复杂。写文章的人,能将心中所思抒发多少,自然之理阐述多少;传播的时候能传承多少,又有多少是别人伪造上去的;接受的人看到多少,体会多少……这些都得顺其自然。
而我们,无论是看书还是写作,但求能够真实、自然,仅此而已。
文章之道,自然之道。 文章之道,自然之道。 文章之道,自然之道。 文章之道,自然之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