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要立秋了, 为了帮您贴秋膘,本店为你准备了 ... ”
在超市里,当听到这句广告词的时候,我突然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翻看日历,没错:2017年8月7日立秋。 是秋天来了吗 ? 显然不是,天气依然炎热啊。但是立秋是怎么回事? 据我所知,这可不是商家杜撰出来用来促销的,似乎是中国传统的农历(或阴历)中都有的,或者说应该是传统的节气。
带着疑惑,我上网查看一下,立秋-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既然立秋了,还这么热,据说三伏天还没过完,在我潜意识中立秋意味着秋天来了,夏天该结束了。而作为中国夏天主要标志“三伏天” 应该过完才是立秋吧,脑子里突然有点混乱了: 既然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但为什么立秋的日子几乎每年都在公历(阳历)8月7日或者8日左右,众所周知,公历(或阳历)是西方历法,中国传统历法是农历(或阴历),节气应该与传统日历相对应啊 ? 比如说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是农历(即中国传统历法)正月初一,确定不变的,对应的公历日子却并不确定。这都让我脑子陷入了混乱,不对肯定是哪里出错了。
于是我搜集信息,弄清楚如下关系:
- 二十四节气与公历日期的关系
- 二十四节气与主要传统节日的关系
- 二十四节气与三伏天的关系
二十四节气与公历日期的关系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什么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The 24 Solar Terms)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每一个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
十四节气是中国先秦时期开始订立、汉代完全确立的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它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既是历代官府颁布的时间准绳,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日常生活中人们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针,是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二十四节气图 二十四节气列表由上所述,二十四节气依据黄道把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360度)划分为二十四个等份(每份15度)用来表示二十四个节气。
说到二十四节气,就不得不提中国传统历法。农历一年一般为12个月,一个月天数依照月亮围绕地球运行周期而定,为29或30天,闰年为13月,中国农历年平年为353或354天,闰年为384或385天,平均每年约为365.2422天(即地球环绕太阳一周的时间)。
其中二十四节气,正常年份的12个月中有两个节气,如果恰好某个月只有一个节气,则添加一个月,称为闰月。我国沿用已久的农历并不是完全用阴历,也不是完全用阳历,而是两者并用。一方面,农历以月亮绕地球运行一周为一月,平均历月长度等于朔望月; 另一方面,农历设置闰月以使历年平均长度尽可能接近回归年,同时设置24节气以反映季节的变化特征。农历集阴、阳两历的特点于一身,所以称为"阴阳历"。
由于采用二十四节气的修正,使得二十四节气循环恰好约等于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回归年。而西方的公元纪年法,用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作为一年即回归年。这恰好与二十四节气的设计周期一致,于是,就很合理解释了二十四节气为什么在公历年份的时间大概确定,比如立秋的时间是公历8月7日或者8日。
由此,我们不得不佩服人类的智慧,尽管中西方采用的计量方法不一样, 但是却殊途同归,最终结果-一年的时间大致相同。 区别是:西方的一年12个月划分比较简单,但没有天文学意义;中国的月份根据月亮绕地球公转一周计算,明确描述天文现象;通过二十四节气划分,用于指导农事等生产活动。
二十四节气与主要传统节日的关系
传统节日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国传统节日多种多样,是我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除夕(大年三十)、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清明节(4月5日前后)、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等。
这些传统的节日都以农历及二十四节气为依据,比如春节是离立春最近的那个朔日(农历月初一),而春节所在的农历月为正月;除夕,是春节的前一天;清明节是冬至后的第108天。
二十四节气与三伏天的关系
今年夏天,国内各地频繁爆出高温预警,有些地区甚至达到40度高温。甚至,立秋的节气在三伏天里。那我们看看立秋与二十四节气的关系。
首先,看2017年三伏天的具体时间:
2017年7月12日~2017年7月21日 为初伏 10 天
2017年7月22日~2017年8月10日 为中伏 20 天
2017年8月11日~2017年8月20日 为末伏 10 天
那三伏天是怎么计算的 ?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处暑之中,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
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看来,庚日出现的早晚将影响中伏的长短,所以,出现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况。
由上可知,即使立秋之后,也有至少10天的三伏天要继续,所以,即使立秋天气依然炎热,要注意防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