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为人父母,还是只做自己,我们常常会陷入自我思维和自我感受的旋涡,“不识庐山真面目”。
其实,有时不妨换个角度,让自己处于“旁观者”的角度去看事情,从更客观更中肯的立场去对问题,也许事情不再是“事情”,问题也不再是“问题”。
“姐姐家长”
四岁半的妹妹已经上课外辅导班一段时间了,我们并没有看成双份的负担,有时忙了,来不及陪伴直到完成课后作业,还好有姐姐主动补位。
当姐姐位于家长的视角,效果就不同了!
辅导妹妹复习并完成作业后,姐姐会奖励贴纸。
每逢妹妹的英语公开课,姐姐也会同坐家长席里,还不时前倾去提醒第一排的妹妹要腰背挺直、帮助翻译老师复杂的要求、提醒回答时应声音响亮。
公开课后老师发放了调查问卷给各位家长,小姐姐很自然地拿过水笔和问卷,逐项填写,每档回答,连最后一问的选填建议都写上满满当当的肯定和感谢。
当然,还有课程的签到和签出,也是她有“担当”的签名。
外出晚餐时,她俩会同坐并排。姐姐为妹妹夹菜,启程出发前为她穿衣,背上双肩包,一切水到渠成。
当她从家长的角度看到对方的更多改进和要求,也润物细无声地化成了她自己的力量。
氛围无形
我还常常观察到,家庭在运转时,有形的说教效果并不比得上无形的氛围,但耳濡目染的熏陶胜过一切:
姐姐晚上练琴时,我们家常常会处在安静里。大家各做各事,各自安好。妹妹会在这静谧的氛围里自己思考,有时是拿起笔一笔一划地练习刚学会的“然”字;有时端坐在书桌前看绘本沉浸其间一本又一本;有时像模像样地搬来凳子,拿起尤克里里,自弹自唱,沉醉一时;还有时是搭积木,一座座“雄伟建筑”在我们家的客厅里接连展现,可能是“圆明园”,也可能竟是“埃菲尔铁塔”。
有一次,我图方便,坐在小凳子上看书复习。妹妹准备走过来,想了想,并没有打扰,反而去拿来一个软软的椅垫,走到我身边,这才对我讲:“妈妈,请站起来一下……”接着,将那温暖柔软的垫子铺上,让硬硬的凳子瞬时有了爱的柔软,心生欢喜!
还有一次,我在厨房蹲着拆快递包裹,她先探头进来瞅瞅,接着哼哧哼哧搬来一张凳子,欲扬先抑地向我解释:“不是给你的啊!”不待我假意表现出失落,她转身又去客厅变出了一只按摩小滚手——她坐在那张小凳子上,为我按摩起了后背!
我想,父母回应的温和笑容和肯定眼神应该是孩子们接收到正面信息的互动,于是,她们在无言中懂得了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
客厅里的对话
周末那个晚上,我等妹妹进房间睡觉,姐姐不知何时拿起了画笔,妹妹在一旁看得兴致勃勃。于是我先进了卧室,小姐妹俩自己在客厅继续研究。那书桌前脆生生的对话着实是一段生动的互勉。
姐姐埋头画画,但总是不太满意自己的线条。
妹妹:“姐姐,你已经画得很好了!你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了,知道吗?”
姐姐:“我只有画自己喜欢的才能画得好。”
妹妹:“姐姐,画得不好没关系的。只要努力画,谁都不会批评你的,真的!慢慢画。” 接着,还补充:“我在做数学时也会这样的。”
过了一会儿,无邪的声音又响起,鼓励和安慰继续:“对呀,再聪明的人都会这样的。我有时候做数学题时也会错的。”
——当大人退出,留出足够的空间给孩子们,你会发现他们有自己的相处本领:同龄人的沟通会让大孩子学会示弱和放松做自己,小孩子学会责任和安慰。
“姐姐,你画的这件衣服挺好看的。”
她俩谈笑,声音时大时小:
妹妹:“姐姐你画的爱心好漂亮哦!简直太好看了,姐姐!”
姐姐:“你知道吗?我好羡慕你有天赋。我们班也有同学画得好。对了,妈妈也有天赋!”
妹妹要先去洗漱了,姐姐在奋力画画还不忘转头嘱咐妹妹:“刷牙前别忘了先把台子上的水擦掉,可别弄湿了衣服!”于是,小妹妹自己去洗漱了,没了平时一定要大人的相陪。
洗漱好走到姐姐身边,姐姐又指示:“洗好脸后去擦擦香。”
“好吧!”我听到她愉快应答,穿着拖鞋转身,脚步踢哒踢哒,还一定在台子前停住了脚,踮起脚丫,伸长胳膊够到了润肤露的粉色瓶子,接着,乖巧地走姐姐臂弯旁,说:“姐姐,我好了。”
在这里,没有大人以指导为名指责,没有人催促时间。
这样的时间里,父母的未参与反而是种信任,保持距离是种尊重,让她们彼此有了空间去充分互动,了解对方的同时,也更了解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