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三国演义》,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诸葛亮,刘备,孙权,曹操,关羽,张飞,赵子龙……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都可以随口而出,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人更是无人不晓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刘备三顾茅庐、大破曹操的赤壁之战、赵子龙长坂坡救主,诸葛亮三气周瑜等等的故事。
我最初看到的是《三国志》这本书,那时还是少年时代,在我父亲的床头。父亲的床头,摆着的为数不多的几本小说里。就看到了那《三国志》这本书。那时候。父亲是特别爱读书的一个人。
那时候没有什么可以玩的,不比现在手机上什么都一看上瘾,对于我一个不爱玩的女孩子来说,捉迷藏,踢毽子,跳房子都也玩不了多久,倒是父亲房间里的书算是最吸引我的东西。记忆最深的是什么《三国志》《隋唐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宋宫十八朝》《封神榜》都有……
当然我也在父亲不在家里的时候偷偷的看,其实我根本就看不懂,《三国志》,这本书却从来没有读过。因为《三国志》里很多字都是繁体字不认识,根本就读不懂,只是父亲经常讲那里面的故事。也是从那个时候知道,桃园三结义,赤壁之战,三顾茅庐,不过那时候觉得曹操和刘备诸葛亮作对打仗,在我不成熟的印象里曹操就是坏人。根本不知道看事物要一分为二,真正的说来这是当时的现状,不能以好坏评说。其实世上没有绝对的好坏,而是都想各自为政吧。这么多年来,对于这本书,一直想读,都没有真正的读完。曾经也跟父亲一起看过三国演义的电视剧。结果我也是不了了之。所以对那里面的很多人物的来龙去脉都不那么清晰。
倒是从父亲讲的故事里知道历史上有个了不起的诸葛亮,知道了,三顾茅庐的典故,诸葛亮三气周瑜,赵子龙长坂坡救阿斗,这些都是书里面最经典也最精彩的桥段,也是父亲经常讲的。
那时候我们的亲戚都知道父亲爱看书,看的书多(在农村算是多的)不仅我们都爱听父亲讲从书上看来的故事,(我们这里叫摆龙门阵)亲戚们也都爱听,一起帮工做农活时都叫父亲专门坐着讲,一个接一个,都说父亲到才好,有讲不完的故事,做工夫也不感觉累。
今天终于听完了评书《三国演义》全本,虽然谈不上深深的感悟,除了加深对历史的记忆,对一代枭雄的敬畏,也了了一桩心里的牵挂。因为读到《三国演义》就会自然而然的想起父亲的书,想起父亲讲的故事,也是对父亲的一次怀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