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花非花——[唐]白居易

花非花——[唐]白居易

作者: 雅迪希 | 来源:发表于2024-04-21 20:49 被阅读0次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白居易诗不仅以语言浅近著称,其意境亦多显露。此诗就像猜谜语。

这首“花非花”却颇有些“朦胧”味儿,在白诗中确乎是一个特例。诗取前三字为题,近乎“无题”。

首二句应读作“花—— 非花,雾—— 非雾”,先就给人一种捉摸不定的感觉。“非花”、“非雾”均系否定,却包含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似花、似雾。因此可以说,这是两个灵巧的比喻。苏东坡似从这里获得一丝灵感,写出了“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水龙吟》)的名句。苏词所咏为杨花柳絮,而白诗所咏何物未尝显言。但是,从“夜半来,天明去”的叙写,可知这里取喻于花与雾,在于比方所咏之物的短暂易逝,难持长久。

这首词通篇都是隐语,主题是咏官妓。当时各级官府都有很多的娼妓,供那些腐朽的官僚们驱遣。首句“花非花”是说官妓的容颜如花,但又并非真实之花。次句“雾非雾”,中“雾”字语义双关,借“雾”为“婺”。“婺女”即女宿星。因官妓女性*,上应女宿,但又并非真实之雾。“夜半来,天明去”既是咏星,也是喻人,语涉双关,而主要是说人。官妓不同于一般的妓女,更非正式的妻子,她们与官僚之间互为依存,但关系又不便十分公开,只能以夜来明去为限,可谓会短别长。故末二句发出“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的感叹。上句指会短,下句写别长。其中“梦”、“朝云”的描写是借用宋玉《高唐赋》、《神女赋》中关于楚王与巫山神女梦中相会的典故,以指男女之幽会。因为语言文字运用巧妙,把男女欢爱之事抒写得隐曲含蓄,富于诗意。

语意双关,富有朦胧美是这首小词的最大特点。

雾、春梦、朝云,这几个意象都是朦胧、飘渺的,意象之间又故意省略了衔接,显出较大的跳跃性*,文字空灵,精炼,使人咀嚼不尽,余蕴无穷,显示了诗人不凡的艺术功力。

此诗运用三字句与七字句轮换的形式(这是当时民间歌谣三三七句式的活用),兼有节律整与错综之美,极似后来的小令。所以后人竟采此诗句法为词调,而以 “花非花”为调名。词对五七言诗在内容上的一大转关,就在于更倾向于人的内在心境的表现。

在这点上,此诗也与词相近。这种“诗似小词”的现象,出现在唐代较早从事词体创作的诗人白居易笔下,原是很自然的。

相关文章

  • 花非花(唐·白居易)

    原文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注释 来如:来的时候。 几多时:一作「不多...

  • 《花非花 》唐·白居易

    整理/费仁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译文 像花而不是花,似雾而不是雾。半...

  • 《花非花·禅诗偈语》——吕军书法作品欣赏

    诗心,禅境,书情。 唐·白居易《花非花》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

  • 花非花雾非雾(唐、白居易)

    《中国诗歌集》EAM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 练字/《花非花》唐 白居易

    今天的这首诗像朦胧诗,人生如梦,珍惜当下。 花非花唐 白居易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

  • 为你读诗·貮拾壹

    《花非花》 唐·白居易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 2019-04-20

    花非花 唐·白居易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 100/Day12花非花雾非雾

    花非花 【唐】白居易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万事转头空,花非花雾...

  • 【心畫】花非花·唐·白居易

    半暇·得半日清閑,抵十年塵夢 | 臨硯·花非花·唐·白居易 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

  • 十首小令词 美到骨髓

    《花非花》 唐·白居易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像花而不是花,似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花非花——[唐]白居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kzgt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