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车要考驾驶证,做厨师要考厨师证。做父母没有考证就当了一辈子的父母!多少人是因为父母的影响,或多或少都有童年的缺失!电视综艺节目《超级育儿师》中孩子的种种行为,都是在反映他们内心丰富的情感需求。
孩子从父母的眼睛里认识自己
铛铛是哥哥,牛牛是弟弟来自同一个家庭,不同的性格对比。哥哥胆小懂事,弟弟霸道任性。一进家门客厅里大部分都是玩具,妈妈说“哥哥有的东西,弟弟会哭闹要求跟哥哥的一样,只要哥哥单独玩玩具总是会抢,只要他想要的必须得到”而哥哥不情愿地会让给弟弟,然后在角落里郁闷!
在育儿师跟爸爸交流时,爸爸说:“哥哥的性格跟我一样内向、胆怯、只懂得一味地忍让,然而弟弟性格张扬是我性格中没有的优点,自然更欣赏弟弟一些。”爸爸不喜欢自己,更不欣赏铛铛,跟铛铛的亲密接触少之甚少!对牛牛又亲又抱!所以弟弟越来越霸道,哥哥为了讨好弟弟和爸爸越来越会忍让!
最好的陪伴是见证孩子的成长
欢欢小朋友在幼儿园表现良好,可是为什么在家一天当中要哭闹十几回?一不高兴就喜欢动手打两岁的弟弟?家里就像战场,嚎哭不断!
了解到这两个孩子从出生到现在,换了十几个保姆。 妈妈更多的像是指挥官!安排两位保姆阿姨怎么样照顾姐弟俩,他们成长中的很多第一次都是与陌生阿姨的回忆。姐姐发现一哭,妈妈就会从房间里出来关注她,她打弟弟,妈妈也会出来。即使妈妈出来是责备她,也会感到被关注了。四岁的小孩,不知道自己需求什么,也不会表达情感。只感觉这样做虽然会让妈妈批评,但批评中或多或少有一定的满足感!
孩子种种行为后面,都藏着他们自己都不知道的需求。作为宝宝的爸爸妈妈们,要学会看得懂、听得懂。
一些广告词上都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误导了宝爸宝妈们不断的在报培训班,从而提高孩子们的各种技能。然而技能提高了,忽略了孩子们的内心的滋养。
孩子在一天天长大,但心里的那个受伤的小孩一直没有长大。成年后他们会无意识的把没满足的需求,投射到他们将来最亲密的人身上。他们是不快乐的、人格不独立的!
真正的起跑线在于孩子内心情感需求是否被满足。亲子关系好了自然不会输在起跑线上。
当我们的孩子受委屈时,不当法官要当倾听者。
当我们的孩子完成一项任务时,不当裁判要当拉拉队。
真正的起跑线是心灵的陪伴,共身、共情!想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就经营好亲子关系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