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佑,齐梁时代高僧,律学大师,佛教史学家。俗姓俞,祖籍彭城下邳,世居建业。
其幼年时代,他随同父母到建初寺进香,对寺中的陈设和环境,颇感兴趣,即不愿回家。父母怜其志,许其留在寺中,皈依僧范道人。年十四,家人暗中为他择女订婚,他得知后,即逃往定林寺,从法达法师出家。年二十,受具足戒,从当时律学名匠法颖研究戒学。梁《高僧传》说他“竭思钻求,无懈昏晓,遂大精律部,有励先哲”。他的授业师法颖圆寂后,他亦成为律学名家,常应齐竟陵文宣王萧子良之请讲律,听众踊跃,多至七八百人。
齐永明年间,他被朝廷派往三吴试简(考试)僧众,宣讲《十诵律》,收受供养丰厚,但他将这些财物,用之于修缮定林、建初诸寺,或举行“无遮大会”广行布施,或建立经藏、搜校卷轴。他名声远扬,受到朝野敬重。朝中凡有关僧事,均请他参与审决。晚年,他患脚疾,行走不便,梁武帝萧衍特许他乘舆进入内殿,为宫内诸人说法或授戒。
梁天监十七年,于建初寺圆寂,终年七十四岁,葬于钟山定林寺旧墓.僧佑是南朝的高僧,历齐、梁两代,名重当时,受到皇室的敬重,他的缁素门徒有智藏、慧廓、宝唱、明彻、临川王萧宏、南平王萧伟、刘勰等一万一千余人,其中刘勰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理论批评家。他一生做了两件大事,即弘传《十诵律》和编写佛教文史传记资料。僧佑著述仅存的三部书中,在佛教史上影响最大用途最广的是《出三藏记集》和《弘明集》二书。前者是中国佛教史上最古老的综合性的经录和文献汇集,后者则是一部佛教历史文献汇编,历史价值极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