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是草稿,上完课后会补上教学反馈)
1.明理篇:孟子“恻隐之心”
2.作文篇:将李峤的《风》改为白话文,仿写诗歌骆宾王《咏鹅》
一、明理篇
理解孟子的“恻隐之心”和“四端”的观点。
原文: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人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译文:
孟子说:“人都有不忍伤害别人的心。先王有不忍伤害别人的心,才有不忍伤害别人的政治。用不忍伤害别人的心,施行不忍伤害别人的政治,那么治理天下就会像在手掌中转动它那么容易。所以说人都有不忍伤害别人的心,假如现在有人忽然看到一个孩子掉到井里了,都会有惊恐同情的心情——不是想借此同孩子的父母攀谈交情,不是要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名声,也不是讨厌那孩子惊恐的哭叫声才这样做的。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的,失去了人性;没有羞耻心的,失去了人性;没有是非心的,失去了人性。同情心是仁的开端,是非心是智的开端。人有这四种开端,就像他有四肢一样。有这四种开端却说自己不行,这是自己害自己;说他的君主不行,这是害他的君主。凡自身保有这四种开端的,就懂得扩大充实它们,它们就会像火刚刚燃起,泉水刚刚涌出一样,不可遏制。如果能扩充它们,就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扩充它们,那就连侍奉父母都做不到。”
用孟子的“恻隐之心”的观点去分析《采薇》当中,哪个人物有恻隐之心?
二、作文篇(练习篇)
1、学习张大春的《文章自在》——写好玩的
2、练习写作李峤的《风》和骆宾王的《咏鹅》
李峤《风》
解落三秋叶,——首联(找出此句中的动词+数量词+名词,它们分别是那几个词?)
能开二月花。——颈联(同上)
过江千尺浪,——颔联(同上)
入竹万竿斜。——尾联(同上)
要求:先找出每句诗的特点,然后将整首诗写成白话文。
骆宾王《咏鹅》
鹅,鹅,鹅,(三声象声词)
曲项向天歌。(唱歌时的神态描写,动作+神态)
白毛浮绿水,(上半身游泳时的神态描写,颜色+动作+景色)
红掌拨清波。(下半身游泳时的动作描写,颜色+动作+景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