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深大专业二:媒体文化
常人方法论 | 新传理论29

常人方法论 | 新传理论29

作者: 61d85a5ab01b | 来源:发表于2019-01-09 22:00 被阅读9次

    常人方法学是

    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微观社会学学派之一,主要承袭现象学与日常会话分析两派哲学及方法,旨在探讨日常生活中各种活动呈现出来的语言、表情、行动等表征,代表人物有加芬克尔、谢格罗夫、沙德诺、特纳等。

    常人方法论(ethnomethodology),又称俗民方法论,由美国社会学家哈罗德•加芬克尔(Harold Carfinkel)于1954年提出,是研究常人在日常生活中行为处事所用的方法的学问。1967年,《常人方法论研究》出版,标志着常人方法论的诞生。

    常人方法论认为,社会学研究应当面向日常生活,分析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运用常识性知识、程序和技巧来组织他们的实践活动;社会学本身也是一种日常活动,社会学知识与常识之间并没有截然分明的界限。

    以加芬克尔为代表的常人方法论者,通过对日常生活的关注,分析社会生活中的人们如何运用常识性知识和技能来组织自己的社会行为,并在“可说明性”“索引性”“反身性”等概念基础上形成独特的理论和分析方法,为当代社会学理论发展提供了灵感源泉。

    理论渊源

    帕森斯的社会学理论

    帕森斯对社会秩序问题的关注是常人方法论的一个经典“母题”。帕森斯有关“规范秩序”的三个命题为:

    稳定的社会秩序依赖于行动者在行动时遵守规范或规则;

    规范或规则是社会独立于个人预先决定的;

    对于维持一种社会秩序来说,关键在于被行动者内化的道德性规范。

    常人方法论是帕森斯理论的一种“颠倒”,将帕森斯对社会秩序的解释“去神化”“去物化”,使其摆脱了意志论色彩,从普通人日常生活经验角度来理解社会秩序。

    现象学与现象社会学

    (1)胡塞尔的现象学

    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的概念确立了常人方法论研究的基本现象,即对社会世界事实性的认识工作。

    胡塞尔对“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自然生活态度”与“科学态度”的区分,形成了常人方法论对日常生活世界的关注及其对科学理性和常识理性区分的基础。

    胡塞尔的“主体间性”概念,涉及主体之间的共同性和它们沟通的可能性。常人方法论由此找到了其研究策略——与涂尔干将社会事实的客观性当作社会学的基本原则相反,常人方法论将社会事实当作日常行动中不断发展的成就,即社会事实是一个主观建构的过程。

    (2)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

    舒茨认为,规范、价值、社会制度、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学概念不仅对社会学家而且对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具有意义。由此他重新设定了社会学的关注点——社会学应首先关注这个世界对普通人意味着什么,以及普通人是如何构建这种意义的。这也正是常人方法论所关注的。舒茨的观点从认识论与哲学上为研究生活世界提出了理论,常人方法论则试图从经验上对舒茨的研究予以论证。

    语言学与语言哲学

    常人方法论的兴起受到了20世纪中叶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语言学转向”的影响。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指出,活动是理解语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必须在特定情境中才能了解词与句子的意思,这深刻影响了常人方法论后来发展出的重要分支“谈话分析”。

    维特根斯坦指出“语言游戏”中必须有一定规则,否则词与句子的意义就没有依循,但规则不是决定性的。加芬克尔也认为规则并非决定性的,它只具有认知意义,也就是使行动成为可说明的。

    符号互动理论

    常人方法论与符号互动论研究的重点都是日常面对面社会互动的微观分析,都关注社会生活的主体性基础。常人方法论的研究和戈夫曼对日常“接触”、“互动仪式”的研究存在着一定一致性,戈夫曼晚年关于“互动秩序”的研究也与常人方法论对秩序问题的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经典社会学理论

    常人方法论在某些方面十分接近经典社会学家的观点,如涂尔干晚年对社会认知的关注、韦伯对社会学方法论的论述和解释社会学的设想,以及齐美尔对“社会如何是可能的”的思考。

    基本思想

    社会秩序问题

    常人方法论的核心问题是研究社会秩序问题,即主要研究社会成员如何建构日常生活的秩序。加芬克尔对社会秩序问题的看法,与帕森斯的秩序命题相反:

    稳定的、一再出现的社会行动模式是行动者权宜性努力的成果或成就;

    规则是在行动之后、使行动成为“可说明的”“可描述的”的一种工具;

    社会秩序的基础,如果说有的话,也是认知性的,而非规范性的。

    日常生活中的实践活动

    加芬克尔提出日常生活实践活动的内在特点,也是常人方法论的几个主要概念:

    1、权宜性

    行动的权宜性是指,行动并非按照事先规定的规则进行,而是行动者根据局部情况,根据场景条件,发挥主观能动性,依赖自身“永无止境”的努力完成的。因此,普通人的行为是一项“成就”。

    想要使这些成就不被忽视,就必须采取一些特殊方法,这就是加芬克尔著名的“破坏实验(breach experiment)”。破坏实验是在社会生活的实践局部中引入混乱,造成局部失范,从而发现实践活动的内部组织过程,即通过打破常规来发现常规。

    破坏实验结果表明,日常生活的实践活动并不是凭借规则一劳永逸地解决,而是依赖复杂的技术、方法来完成;普通行动者也绝非傀儡,他们在日常活动中有足够的空间运用自身能力来生产、再生产或改变行动的结构。

    2、局部性

    行动的局部性是指,行动是在场景中组织而成的。

    任何行动都处于一个场景之中,即行动具有空间局部性;从结构上来看,场景、情境定义和行动是三位一体的,因此行动在结构上也是局部的;行动具有索引性,特定行动总是指向别的行动,永无止境,因此这一特定行动总是局部行动。

    3、索引性(核心地位)

    索引性表达是指用特殊和具体表现形式来指称特定的人、地点、实体与事件等对象,即这种表达就其意义而言,是完全依赖于其情景的,是由情景限定的。与之相对的客观表达,主要对事物客观性质的普遍特征予以描述,不受描述者与特定情景限定。

    社会学研究的任务,即描述和说明索引性表达的这种合理属性。

    4、可说明性

    行动的可说明性是指,行动的某些部分可以被参与者或旁观者向他人描述或报道,可以被看到、被评论,并因此可以被理解,成为可认识的行动或实践。

    规范或规则是实践行动可说明的基础,其作用是使实践行动成为可描述的与可说明的。

    5、反身性

    行动的反身性是指,行动与说明和场景之间的不可分性。

    在日常实践中,行动、场景和说明构成一个复杂的整体:行动处于局部场景之中,而这个局部场景又是行动的建构物;说明既是使行动成为可理解的条件,本身也是行动的构成成分;说明与场景也存在类似的构成与被构成的辩证关系。

    对传统社会学的挑战

    1、对传统社会学尤其是以帕森斯为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日益脱离社会进行了经验的批判

    常人方法论认为传统社会学长期以来一直忽略了对人们置身于其中的“第一生活环境”——日常生活现实的分析研究,并用抽象空洞的概念如结构、功能、角色等去说明社会现实,进而将其所表达的属性当作社会现实的本质,传统社会学对社会“现象”的“科学”描述方式实质上扭曲了社会现实本身。

    常人方法论认为社会学家应对传统社会学进行“范式革命”,抛弃业已建立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循着舒茨的研究路径,直接关注人们置身于其中、并且不断构建着的日常生活现实,建构起直接揭示日常社会生活世界本身的理论与方法论。

    2、拒斥传统社会学研究中建立在科学主义与客观主义基础之上的社会学假定

    (1)关于社会事实的假定

    传统社会学假定社会事实是一种外在于个人的客观存在物。常人方法论指出,社会事实并非外在于个人的全然客观的“物”,而是一种反身性社会现实,并且总是指向情景,社会现实是处于不断建构过程中的。

    (2)关于“人类模型”的假定

    加芬克尔批判传统社会学,尤其是帕森斯的意志行动理论在社会现实与社会秩序建构过程中将行动者视为“判断的傀儡”这一“人类模型”,即行动者通过对内化了的规范的主动遵从而达到其行动的一致性。加芬克尔指出,这些“人类模型”并不能真正说明行动者如何赋予行动意义,如何感知与解释行动,以及规范或规则如何支配者人们的互动。

    3、对传统社会学科学理性的批判

    传统社会学要求社会学家科学地描述世界,并将科学理性用作解释人类行动的方法论准则。加芬克尔认为这不仅造成了对人类行为自身的误解,而且扭曲了人类行为自身,用科学理性来研究根本不具有科学理性特征的日常生活实践是毫无意义的。只有抛弃理性科学观念,对实践活动的理解与说明才是可能的。

    总的来说,常人方法论反对涂尔干的“社会事实的客观实体论”,否定社会事实的外在性与制约性,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个体都依照其社会化所习得的规范与价值,作为参考架构,即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在参与社会事实的建构。

    常人方法论反对功能学派和互动论的“社会事实的既存论”。这两个学派都忽视了互动过程中个人的自主性与主观意义的存在,常人方法论特别重视个人的情景释义及其结果。

    发展演变

    1、对制度化环境中实践活动的研究

    如少年犯法庭、医药门诊部、警察部门等。

    2、谈话分析

    谈话分析作为常人方法论的一个独立分支,开始于萨克斯1960s中期在洛杉矶自杀预防中心的研究。他将谈话本身作为一种人们处理日常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实践活动,认为谈话是基本的社会类型,而非仅仅是说明社会过程的资源,谈话这一社会行动本身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实践行为。从70年代末开始,谈话分析逐渐从日常生活中的谈话分析向制度化领域转化,制度性的谈话包括各种制度化场景中的谈话互动,如教室教学、法庭辩论、新闻访谈等。

    3、工作研究

    20世纪80年代,加芬克尔及其学生共同发展出一种“新常人方法论”——“常人方法论的工作研究”,主要关注狭义职业工作的领域。工作研究基本遵循常人方法论的方法论准则,既涉及各种研究方法与技术应用,如民族志等研究方法,又因地制宜采用各种研究策略方法。

    理论评价

    1、意义

    常人方法论研究个体间的微观相互作用的过程,强调对行为者主观意图的说明和理解,并将其运用于经验研究,对韦伯的理解社会学在方法论上起到了一定发展作用。它为观察现实世界提供了独特新颖的观察视角,为解决当代社会学理论面临的“微观与宏观”“能动与结构”之间的转化问题提供了一条启发性路径。该理论的彻底反思性和批判性也为社会学界注入了新的活力,开启了新的思考角度。

    在经过最初对传统社会学的挑战之后,常人方法论现在已经作为社会学一个常规分支或一个独特理论流派进入社会学体制。

    2、局限性

    从行动范式角度来看,常人方法论重点研究日常生活中社会行动习以为常的运行假设,但并未进一步证实是如何运行这些假设的,也没有明确提出对社会现实的本质看法。

    从理论与方法的角度,常人方法论的个人取向继承了极具实用主义传统的符号互动论,更强调能动、自然、反对意识形态,会导致由微观分析单位的个人主义趋向宏观跨越的巨大障碍。

    常人方法论缺乏对时间和历史的关注,仅站在一个似乎“超然”的立场上,指责现有社会分析的缺陷,是远远不够的。批判应仅仅是一个开端,真正创造性的工作是清理理论遗产,进行广泛对话。这也是常人方法论面临的挑战。

    参考资料

    于 海 - 《西方社会思想史》

    刘博维 - 加芬克尔常人方法论研究综述

    刘 岳 - 常人方法学理论探析

    袁同凯 - 成员与社会秩序:常人方法论的社会结构观

    文中所有配图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或网站,此处仅为配图表达。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留言通知我们,万分感谢。

    大家有任何问题,请在文后留言区留言,胡师姐为你解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常人方法论 | 新传理论2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len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