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那匆匆的背影(二)

那匆匆的背影(二)

作者: 飞扬_7 | 来源:发表于2020-12-31 20:39 被阅读0次

    《背影》这篇散文,主要描写的是作者的父亲帮他买橘子。在帮他买橘子的时候,通过一个月坛,爬上爬下这个过程,让作者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他把父亲的爱,表达得非常细腻,表达得非常动人。他从这种非常平凡的事情当中,呈现出了“父爱如山”。

    1917年的时候,朱自清的祖母去世了。他在文章里曾经提到过父亲的差事也交了。父亲是什么差事呢?其实这个差事还是一个肥差。他父亲是徐州的公卖局的局长,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官。看得出来烟酒公卖局是有油水的。他父亲的这个差事交割了,他们家相对而言,生活过得更拮据了。

    作者朱自清,帮父亲料理完祖母的丧事之后,父子再到南京。作者自己就坐火车北上。那年朱自清才20岁。

    为什么说这篇文章在当年来说,非常具有现实意义。我们想想看,我们今天对待父母的时候,有父亲节、有母亲节。我们跟爸爸妈妈说话的时候,相对就比较随意。他们就像我们的朋友一样,玩伴一样,伴随着我们长大。因此是可以交心的,彼此无话不谈。

    在那样一个时代,他是一个旧道德观念贱贱消融的一个时代。他是新旧交替的一个时代。父子永远是不一般的关系。父亲摆出的是一副威严的父亲形象,父亲和儿子之间有一种束缚,他们的沟通是极为不通畅的。而这篇文章,表达的一个意义,就是反映在那个关系之下,父子当中最真诚,最动人的天伦之乐的感觉。同时感觉到一个真实的人,来表露自己的情感。在中国历史上的这么多文学巨匠,他们有表达过对父亲、母亲之间的这种细致入微的感情吗?好像很少。因为在那样的话语体系之下,不太允许人们用儿女私情去诠释这种孝道。所以说,这篇文章有它的时代意义,就在这儿。

    这篇文章的主题,就是为了表达父亲送站时候的无微不至,彰显“父爱如山”的基调。下面再回顾一下《背影》当中的一段:“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以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这段话表现的是一个年轻人对父亲所说的话,是颇有微词的:“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吗?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这些话都是对父亲的一种埋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匆匆的背影(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liro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