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活着活着就会活出自己的逻辑,无论对错,这就是他的人生哲学,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三观不是凭空出现,是自己从小过往所有有关生存的经历中沉淀下来的、挤压出来的、反射出来的。
杜月笙一生的逻辑就是经济,与政治无关的经济,或者说隐藏在政治中的经济,是人活着的经济,是去除掉各种政治外壳、符号、标签、形式之后留下的人性。
去除掉这些符号或标签之后可以看出,杜月笙的行事风格或者思维模式,始终呈现出一种互动态势。他始终将任何一个对手视为一个正常人。他能与北洋高官贩鸦片,与军警合谋开赌场,与江湖道称兄道弟,从“76号”捞出军统特工,让日本人把绝对违禁的战略物资出售给他。无论双方之间的关系是敌对还是友善,他能去除掉政治标签,从人性角度与对方互动,而人性的核心就是人的经济属性。这是杜的人生信仰,是在那个恶劣动荡的年代一次次面临生存危机积累下的,活生生血淋淋的,能一次次让他把事情做对从而生存下来的人生经验。他不懂政治,不懂民族理想,他知道这样能让他活,活的更受人尊敬。
作者讲,杜月笙信奉的规则,是基于人的,说起来简单,但极为复杂。这世上的许多人,其实也都同他一样,生而为人,具有的更多的是既简单又复杂的经济属性,而不是政治属性。 政治并非是人的属性,人类永远从属于人际逻辑。 政治逻辑是讲敌我,讲斗争,而人际逻辑则讲亲情,讲疏亲。前者是原则,后者是现实。
就原则和现实这个角度,可以适用在更多层面。人多喜欢讲道理,论对错。但道理、对错有立场角度之分,有时候是一种信仰。以理服人本质上是谁的理更适应现实,但说服对方使对方愿意理解并接受你的理,这是对方的一种理性。这种理性能够打通,更多的是趋于更长远的经济性,也就是听你的没错,听你的能把事情作对,听你的我更长远能受益。
人在当下短视中能接受和被动接受的就是情感共情和权力碾压,一个是以情动人让我高兴听你的,或者是以势压人让我害怕所以不得不听你的。这是人的本能和现实。所以,在每一个场里,每一种关系里,理自己要清楚,这是自己与现实互动的道;但是与人互动需要共情和权力打底,然后理为这种情感和权势增加一种正义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