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大花园
芜湖大花园随着城市的发展,这个地名已不存在,但在老芜湖人的记忆中总是挥之不去。它坐落在镜湖西南角,与繁华的中山路、国货路近在咫尺。
明末清初,被誉为芜湖“邑中最佳处”的镜湖四周,为李鸿章家族的私家花园。濮之琦先生《芜湖风土记》书中记述:“在新芜路口房管局一带,当年是亭台楼阁,花坛集中区。民国以前一般人是不得进去,人们把它叫做大花园,民国以后,李府势力衰败,李家子孙四处流散,花园当然日益荒芜了”。1931年长江再次发水,芜湖也未能幸免,大花园遭受洪水的洗劫,这里成了一片空余的荒地。从此成为那些走南闯北卖艺玩武术的、卖草药的、各类小吃摊点等人群的栖身之处。
芜湖解放后,直到上世纪50年代初,大花园成了如同北京天桥似
的群众化的娱乐场地。每到下午或星期天,这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说书唱戏、打拳卖艺、相面的、杂耍小吃,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大花园游乐场说书的人很多,较有名气的是独臂林教培老艺人,他那沙哑的声音,伴随着有节奏的鼓点,别有一番乡土韵味和独特之处。他也是一位创新的老艺人,50年代末,他一改说武侠书的老传统,大胆说起现代惊险侦探书,声情并茂给人以全新感受,不知不觉把你引入惊险、紧张的故事情节中,轰动了整个大花园。
我的一位同事魏明怀未参加工作前,天天到大花园游乐场听林老先生说大鼓书,如痴如迷,到了散场还依依不舍,虚心向先生请教,在先生的热情指点下孜孜不倦地学习,还花钱买了大鼓反复学练,确有长进。说大鼓书成了他的业余爱好,多次参加市里群众演出活动并获奖。
老艺人中还有宋宗德的评词,说的是飞檐走壁,穿墙越屋武侠戏,七侠五义,明清八义,不仅口词清楚,声音洪亮,表情真切,而且动作有板有眼。此外,周凤鸣的评书也有独到之处,王少襄的相声更让人开怀大笑,回味无穷。在这里只要花上毛把钱,钻进白布围着的帐篷,安静的坐在长凳上,就能独享一番乐趣。
在芜湖居住的人中,合肥、巢县、无为人数颇多,他们特别喜爱庐剧,大家习惯称“倒倒戏”,俗话说,“江北人不争气,出口就是倒倒戏”,有事无事随口哼上几句自娱自乐。
在大花园里新新大戏院青年演员胡家水,艺名小水子红极一时,他所演唱的庐剧“休丁香”、“小辞店”、“十八相送”、“打芦花”、“借罗衣”“孙记高卖水”场场爆满,不少中年妇女都是他的忠实粉丝,唱到哪里追到哪里,说听小水子唱戏真过瘾,咬字清楚,句句入耳,表演功夫强,动人之处十分感人,台下也跟着泪流满面。大花园里还有一个会说俏皮话的小白利,能讲一口地地道道芜湖方言,不断插科打诨,有时还拿别人开涮,逗人取乐。最引小孩爱看的“西洋景”,又叫拉洋片,上层装着各种彩色画片,下层有几个关闭的洞口,只要付钱,小锣敲响,拉洋片的就大声唱起来“看来一个看来……”打开洞口就可以看到里面画片。耍猴子、玩魔术的地方也十分热闹。
逛了一大圈饿了或口渴,大花园的摊贩,比比皆是,生意红火,摊前人头攒动,各种叫卖声,此起彼落,这里有酒酿水子、水饺、光头面、馄饨、藕稀饭、汤圆、凉粉、麻油酥卷子、油炸臭干子和腰子饼,上面浇上点水大(辣)椒,吃起来别有风味。这里就像过年一样热闹。
时光流逝半个多世纪,一些年事已高的老人,或许还记得当年大花园的场景吧。
文/徐之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