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活的这个江南的小县城,不大,不论从东至西,还是从南至北,骑电车花不了半个小时。
可就是这么一个地方,我都能找到我喜欢的去处。
我不喜欢热闹,买的房子不在县城的中心。十几年前,老县城的北面,靠近河堤的边上修建了堤坝。堤坝边上的一大片沙洲地规划起来,建起了新的住宅小区。小区因为地势低洼,以前常年涨水,位置又偏僻,所以这里的房间不高。可对于工薪阶层的我来说,正好,捡了一个便宜,还落地清净。由于位置在河的边上,随时都可以从家里溜出来,到河边吹吹风,欣赏河边的风景。
河的对面还没完全开发,到了晚上这边是灯火通明,那边却是黑咕隆咚的。但这一点儿也不影响我去河堤散步的心情。
河堤的边上,建起了长长的人行道,建了护栏,和观景台。堤坝上,种植了花草树木,还有凉亭、广场。花草树木和这些建筑景观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河岸上。于是,河岸就成了公园,公园就成了人们散步和娱乐的场所。
河岸公园里,每天早上或者晚上都有很多人,住在河边的,不住在河边的都喜欢往这里跑。这说明城市的中心空气肯定是没这里好,说明人们还是喜欢幽静,喜欢风,喜欢水,喜欢看对岸的风景。
对岸是什么样子呢,就是和乡村差不多,有菜园,有果园,有绿色的山,还有住低矮的房子里的人。县城的规划已经到了对岸,但是那里住的大多数人都是乡下人。
不管有事没事,我都喜欢绕着河的两岸走。
我喜欢河上的几座桥。站在桥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两岸的景色。城市和农村的景色不断在我眼前转换,使我瞬间自然的美和城市的热闹。一座是八九年代建的索桥。桥的一端直通县城老街的南面,一头则可以进入农村,沿着桥的那头走,最终可以到达我的老家。所以这条路,我最熟悉。桥的这一端还是全县的一个优美的风景点。南台古寺,坐落在江边上,早钟暮鼓。七层塔,位于河边小山上,雄伟壮观。曾巩公园,苍松翠柏,郁郁葱葱,读书岩遗迹,墨池,文人墨骚客留下许多墨迹,曾巩发奋读书的故事代代相传。没事了,在此处走一走,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城西石佛蹲卧江边,城墙遗迹,古码头见证了当日的繁华。
靠东又有是一座新桥。此桥连通高速和县城。路宽大、靓丽,两边人行道树木成荫,花草茂盛,是骑自行车郊游和步行的好去处。
在我住宅区的看近老接边,又有一桥,是由一座老桥旧址上建的。这里曾经是通往县城的主干道,因为对岸还没开发好,如今沦落成县城中的一座并不太热闹的桥。这桥建的宽大,还种植了了花草树木,晚上灯光璀璨,也成县城一景。
还有一桥,南建桥。人人说此桥为战备桥。桥造得可坚固了,桥面高大雄壮,非常有气派。当然,晚上也是灯火四射,景色优美。
我很庆幸,在此生中能生长在这样美的县城,在这样美的环境。
我很知足,能生活在这个小地方,能遇到这么美的风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