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整理】
G:越是相邻的价值观,行为就越接近,而越是距离远的价值观,就越冲突。施瓦茨把价值观分为了4大类,10个价值观。开放(独立自主、精彩刺激、享乐)——保守(安全、老实听话),追求卓越(成就、权利地位)——仁慈博爱(友善、博爱)。冲突和矛盾永远存在,人的一生,就是矛盾综合体。但是价值观是可以改变的,可以通过改变价值观去改变命运。
一、影响价值观改变的三要素:年龄、重大事件、人生阶段。
1、年龄越大越保守,年龄越轻越开放。这跟能力和体力有关。
2、男性更多追求成就和权力,女性更多追寻博爱或友善。
综合来看人生就是一个从开放起步,中间会有两条不同的自我实现之路,有人选择追求“自我卓越”,有人选择“友善博爱”,最后都是滑入“安全稳定”。
二、怎么改变价值观:
1、重大事件会改变人的价值观。重大事件可以是被动的,也可以主动创造,那就是人生的成就事件和里程碑——外人也能通过这个成就理解你的能力成果。
2、受教育。受教育的人价值观会更加开放、自主以及精彩。好好学习是最大的心理驻颜术,是心灵永葆年轻的春药。真正好的教育给你更多可能,而洗脑则相反。
3、不同社会阶层倾向不同价值观。仁慈、博爱、自主在社会顶层持续出现,而权力、传统、精彩刺激持续出现在底层。
三、很多方式可以帮助你科学改命。
1、你可以通过管理自己的价值观,管理自己的心理年龄;
2、你可以通过创造里程碑,受更好的教育,体验更长的青春期;
3、你可以在价值观地图的每一个区域都好好体验当下;
4、你可以修炼自己的仁慈、博爱与自主让自己靠近更高社会阶层。
最后——别讨好别人,和自己比。
【思考】
怎么感觉每个都占有一点点呢,有一点保守,有一点追求精彩,还要追求成就和友善。我的价值观是不是太不明朗了,跟昨天测试的结果不一样;但是现阶段,我想去修炼仁慈和博爱,让自己变得更强大,助人即自助,一点点变好。我好像正在向变好的路上出发了,可能还是有的时候一些方法不对,我还要不断的调整。
声明:
文章原文来自“得到——古典老师的订阅专栏——超级个体”,本篇文章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整理和总结的。
网友评论